母亲节想说爱你不容易

三藏 心得体会 1247

今天,被网络上一大波儿孝子孝女们,千篇一律对母亲的感恩刷疲乏了。歌颂母亲赞美母亲的太多了,我怕挤掉队,就想另辟溪径,写点不一样的。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很多受母亲情感伤害的孩子。具体怎么伤害的呢?可能要从他们小时候讲起。

例1:小Y的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和哥哥,母亲很偏心,她把爱分成了三等九等,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小Y 姐姐,自然是疼爱有加;而哥哥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Y的妈妈有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对哥哥的爱比大姐还要乘上乘;而到了小Y这里,妈妈再没多余的爱可匀给她了,所以,从小到大,物质上,姐姐哥哥有的,往往她没有,情感上,更是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例2:小H从小和外婆一起长大,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才被父母接回去,但是从她记事起,和父母的关系就一直不好。她曾哭述:我出生不到三个月,爸妈便把我放在外婆家了,差不多半年左右才来看我一次,他们总说很忙,其实,外婆家和爸妈家相隔并不远,而且我上了小学才知道,班上很多同学的爸妈和我爸妈是同事,他们都能和自己爸妈住一起,为何他们从小就有爸妈,而我长大了才有爸妈?我想恨他们,但是恨不起来,因为我发现我很爱很爱他们。

例3:小N是家中的独女,按理说,应该是万千宠爱与一身,可是偏偏她也一直被父母情感忽视。长大后的小N交过几任男友,但是每个都处不久,而且她的男友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撒谎,爱花她的钱,同时,个个身怀“糖衣炮弹“的绝技。这不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渣男“吗?为何她总是遇到渣男呢?通过咨询的探索后,她哀伤的说:渣男们给我的东西,是我从小到大从没到得到过的,这便是——爱。原来小N的爸妈怕对女儿太过娇惯,怕她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在各个方面对她都十分的严厉和苛刻,让小N一度认为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孩子。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提到:幸福的人生太抵相似,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却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源自童年没有被好好爱过。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从小未曾得到过爱的孩子,可能她长大后一直都在追逐被爱的路途中,没有退路。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也让我想到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幸福的童年应该是,无论孩子优秀与否,父母都应无条件接纳孩子自身的模样,接纳孩子成长的节奏,外貌的特征,性格的特点,接纳属于孩子独一无二的那份独特。父母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全然接纳孩子,才能流淌出有质量高品质的爱。这份爱会被情感纽带灌输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并滋养着他人格的健康成长,帮助他独立且有力量地面对不久将来他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不幸的童年会让孩子这一生都活在精神折磨的阴影下。这些不幸包括: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总是责怪孩子不够努力,总是责骂孩子做错事,总是催促孩子尽快独立,总是跟孩子抱怨生活的不易,总是在孩子面前不断吵架,互相指责等等。这些负面信息只会让孩子对生活越来越绝望,对活下去越来越没动力。因为从小接触的只有悲观失望,打击埋怨;从没感受过来自父母的鼓励庇护。

而我接触的这些孩子,正是这一群不幸的人,他们没能幸运地长在幸福的家庭。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关注,缺少独立个体理应受到的尊重,理解。他们对父母的模式就如他们小时候父母对他们般,缺乏耐心和支持。真应了那句:你所欠下的债,将来会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你。的确如此,种瓜向来得瓜,种豆向来得豆,种下的孽,不可能生长出情。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孩子,但愿从今天起,你能意识到,你既以长大成人,便意味着你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若总是与过去的苦痛纠缠,只会坠万劫不复的痛苦轮回。对于过去,你有自由选择原谅或不原谅,同时,你也应该具有承受“不同选择所产生相应后果”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想,真正的感恩,不是千万次的“妈妈,我爱你”,而是,带着自由的态度与母亲和解。如果你愿意,可以尝试回头看看父母的成长之路,去问问他们童年里是否也遇到过相同的伤痛?哪怕不能说出那句:我爱你,妈妈,节日快乐!起码,在这一天,试着在心里理解他们的局限,试着与他们一点点和解。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