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
-
人际关系对立的恶性循环
感觉别人会伤害自己,从而有意无意的反击,导致别人被伤害,而真正攻击自己。自己更加确信别人是邪恶的,肯定会伤害自己,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敌对。并因此产生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不小心犯了错,或暴露出什么弱点,被别人抓住让自己身败名裂和万劫不复。还会感觉自己容易被误解、污蔑和造谣,导致自己孤立无援。甚至会产生被害妄想的症状…
-
总是换工作的深度心理调节
有一些朋友总是在换工作,每一份工作总是干不长。原因是容易与领导和同事产生冲突,要么自己不想干了,要么被排挤走了。具体比如被领导针对,被同事欺负。这个本质上是对他人的期望太高,或者不愿意委曲求全。实际上我们去工作赚的就是受气的钱,比如被领导和顾客骂,再比如同事为了自己的利益让自己吃亏。大家都是这么工作的,不想吃亏和…
-
讨好型人格的深度心理调节
有位朋友说自己两年前有个朋友总是问自己借钱,来来回回借了有二十多次,虽然借的钱都还了,可他一点感谢自己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顿饭都没请自己吃过,现在越想就越生气。根据我的经验,总是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往往是因为现在过的不顺心,也因此而逃避了当下,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或者担忧未来。也就是说他仍旧在讨好别人和牺牲自己,…
-
怎样处理好人际和亲密关系
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就需要对人性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首先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私和自我中心的,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和感受。即便是所谓的为他人考虑,最终也是为了自己,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把对方当自己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一种情况就是怕对方有损失或感到不适,讨厌自己和不满足自己的需求。 还有就是人的欲望是…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人或多或少都有,这原本是正常的,只是如果严重到影响了心理健康,就需要分析和调节。这其实源自竞争关系,人和人之间哪怕是兄弟姐妹,都存在着资源的竞争,比如在一个家里哪个孩子更被钟爱,再比如在学校里,优秀的孩子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和照顾,在大学里还能获得奖学金,不如别人则会得不到这些。 这也被称作…
-
为何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有些朋友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难受,这是因为与他人形成了比较和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周围他人都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人,他们比自己强就意味着自己被打败了,被打败之后就会被群体边缘化,也就是被嫌弃甚至抛弃,再或者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会被别人抢走,自己会活不下去和没有未来。 基于这种心态,就会…
-
如果你在关系里总是受害者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受害者,那不好意思,对方也会认为他是受害者,所有的攻击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就是防御性攻击。没人会觉得自己是坏人,只会觉得有坏人要打败和剥夺自己。这种敌对关系不会存在有效沟通,误解只会越来越深,敌意也只会越来越大。不妨先拉开距离,等敌对情绪都缓解了再好好沟通。 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
-
人际关系问题是误解和对抗
误解别人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误解自己则会产生心理问题,其实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源头。那么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呢?有句话叫忠言逆耳,特别是对方说话态度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被否定和攻击,别人同样也是如此。就变成了争对错和输赢,反正不是别人错了就是自己错了,又感觉自己才是受害者,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感觉被否定和攻…
-
怎么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呢?首先因为人是群居动物,而且人类个体十分脆弱,需要融入群体,获得群体的保护与支持,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如果过分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就是心理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欲望和贪婪,渴望所有人的认可与看重,想出类拔萃或者与众不同,想占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再一个就是焦虑和…
-
在人际关系中的选择和承诺
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做选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他/她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即便是做出了选择,也往往不能在现实中兑现自己的承诺,就等同于儿戏。当我们面临两个选择的时候,往往选了一个就要去实现它,并且要承担放弃另一个的后果,因为很多选择是难以两全其美的。 以绝大部分未成年人来说,在和父母的关系里通常是被动…
-
家庭关系经验与情感问题
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家庭关系与情感问题,为了保护隐私不包含任何身份信息。 当事人在现在的生活环境里,要么难以与人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要么就是与不合适的人建立界限不清、边界混乱的关系,具体的表现是性格孤僻、不合群,几乎没有朋友,而又曾经和一些不合适的人建立有悖伦常的关系,有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和疑病、强迫、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