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防御机制)不破不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采用一些防御机制,以消除内心的不适感和痛苦。比如回避让自己感到危险或不适的人事物,否认已经发生或真实存在的自己不想接受的,试图控制自己、他人和事情,敌对和攻击自己或他人,还有就是通过幻想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和逃避痛苦。但如果这些防御机制过度运用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反而更难适应生活环境。

破防(防御机制)不破不立

总是回避和不去面对一种很常见的风险与痛苦,就会陷入越回避越自卑和焦虑的恶性循环,很多无法面对和承受的恐惧与痛苦就是这么来的。比如害怕猫狗,刚开始就是有一点担心,避免被猫狗抓咬,到了后来就会觉得在不经意间与猫狗产生了接触,身上任何的小伤口或不适都会怀疑是被抓咬了,之后每次出门走路都疑神疑鬼和胆战心惊的。

而否认客观事实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甚至完全相反的归因,比如社恐患者内心自负,觉得自己不应该不如别人,不应该被人忽视和拒绝,总想超过和打败别人,一旦有人比自己强,就会产生所谓的自卑感到难受,还会觉得别人会攻击自己而害怕他人。否认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人会在意和针对自己,还会幻想自己很重要和被关注与评论。

再就是控制欲过强首先会破坏人际关系,别人会对自己进行反控制,而产生人际矛盾或导致关系破裂。而过度控制自己,就是让自己不能有自己不喜欢的情绪和身心反应,造成机体功能的紊乱,陷入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比如强迫症患者的余光、吞咽、口水和呼吸障碍。强迫症状起因于回避风险和痛苦,后加重于自我控制的紊乱和失控。

如果还能够继续回避、否认、控制、敌对和幻想,内心就会维持相对的安全感,症状也会是无解的存在,任何试图直接消除症状的方法最终都会无效,因为症状原本就是防御机制过度运用的后遗症。但如果破防了,就是回避不了了、否认不掉了、彻底失控了、被打败了和幻想破灭了,当事人就会感到崩溃,然后寻求所谓方法加强自己的防御。

但如果真的想改变,就是要破防的,因为不破不立。跑不掉了就面对,面对的多了才能产生信心和勇气。否认不了就承认,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认清,才能做出正确的归因并有效解决问题。控制不了就接纳,承认自己无法控制,允许和接受一切的发生。如果被打败了,打不过就加入,就是化敌为友,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如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自我调节,建议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5-03-25 08:23:23
下一篇 2025-03-28 08:27:29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