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 各类心理和情感问题的分析与调节 更多心理学专题 >

  • 焦虑恐惧抑郁的背后是欲望

    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与症状的背后是欲望,比如非常担心失败就是特别想要成功,非常担心生病就是特别想要健康,非常担心被他人看不起和讨厌,就是特别想要被他人认可和喜欢。再比如对自己非常不满,就是因为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感觉失败和痛苦。当事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想要的非常简单,比如想要考上好的大学、升职、身体健康和被大家…

    2024-04-20
  • 允许了不开心才会真正开心

    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不开心就会开心,所以在出现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的时候,极力排斥,然后假装很坚强和很开心。但就是会在某些时候,浮现出一些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当事人就会以为自己病了,去查资料或看医生,被判断为得了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或强迫症。实际上这些都是对真实情绪和自己的否定、隔离与压抑。 有时候我在一些患者群…

    2024-04-19
  • 当事人需要的是理解和肯定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当事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和怎么做,只是不敢确定,或者在情感上还做不到,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和肯定。当事人刚开始会觉得寻求心理咨询就是要获得咨询师的分析和建议,甚至有的心理咨询师也会这样认为,于是就不停的解答问题,给当事人做分析和讲道理,试图教会他们怎么做。 但慢慢的当事人就会产生…

    2024-04-18
  • 自我的独立、完整与稳定性

    自我比较独立、完整和稳定的人,不会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有人称赞和崇拜ta,ta不会太高兴;如果有人质疑与否定ta,ta也不会太难过。而自我不够独立、完整和稳定的人,则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会使自己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而且还特别期待他人的称赞和崇拜,恐惧和担忧他人的质疑与否定。 大部分的心理问…

    2024-04-17
  •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感到孤独

    我们都有家人和朋友,但却有很多人总是感到孤独,周围有很多人,但却感觉茫茫天地间只有自己。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向身边的人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害怕他们为自己担心,第二个是担心他们在知道自己的不好之后会嫌弃自己,第三个是即便自己把问题告诉他们,他们也理解不了和帮不到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感觉别人…

    2024-04-14
  • 孤独不安和恐怖的内心世界

    当事人受生活环境或压力事件的影响,会无意识的进行回避,然后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就像沉浸到一个自己创造的内心世界里,也像是做了一场梦。在这种状态下,也许会有美好的想象,但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怖,这就像是一场噩梦。有的朋友从小就比较内向和自卑,这是受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的朋友则是在遭受创伤之后,自信心和安全感丧失…

    2024-04-13
  • 无私以自私,利他而利己

    帮助他人是人类的本能,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互帮互助才能活下去和变得更好。利他可以更好的利己。就好比我对你好,你也会对我好,那就有两个人对我好了,这就是合作共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当今是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合同与承诺受法律的保护,而达成和促进合…

    2024-04-12
  • 边界感不清晰下的内心投射

    有社交障碍的朋友,会觉得别人都会关注和在意自己,对自己有所期待和不满,或崇拜或敌对自己,为此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认为别人也很容易受到自己的影响,而担心自己伤害了他人,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想法与感受。这其实就是自我边界感不清晰的表现,当事人所认为的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更多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每个人都像一个独…

    2024-04-11
  • 心理紧张僵化与身心灵活性

    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情绪紧张、思维僵化,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过于偏激,也就不能灵活和有效的应对问题。就好像是从三维空间跌落到了二维空间,乃至一维空间,在一般人看来不是问题或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对当事人而言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即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有些心理问题就是因“解决”而存在的。 所以当心理问题出…

    2024-04-10
  • 过度自我保护与习惯性抗拒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他人否定和控制,就会很想表达和主张自己,这种需求会在青春期强烈爆发,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会抗拒到什么程度呢?甚至都不想听别人说话,因为自己听进去对方的话,接受了对方的思想,就意味着被对方控制了。并且别人对自己的任何期待和要求,甚至轻微的质疑、否定和指责,都会引发自己的激烈反抗,要么攻击他人,要么…

    2024-04-09
  • 主观的思维命题与客观现实

    有强迫症的朋友,会经常求证是不是、会不会、对不对、有没有等问题,然而这些都是主观的思维命题,通常有且只要两个选项,非黑即白,没有中间的过度区域,而在现实里,要么没有可能,要么就有无数种可能。 比如焦虑的朋友会担心自己因抑郁而自杀,反复求证自己是不是抑郁症和会不会自杀,而在现实里,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是不可能自杀的…

    2024-04-08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