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 各类心理和情感问题的分析与调节 更多心理学专题 >
-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调节指南
社交恐惧是恐惧症的一种,因为范围比较广泛,并且有其独特性,所以单独拿出来讨论。社交恐惧多集中于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恐惧会逐步减退。社交恐惧的朋友在步入社会之前会比较内向、孤僻、不合群,但大都不会当成心理问题寻求改变,步入社会以后,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社交恐惧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发展…R…
-
思维强迫症的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系列文章之思维强迫症的案例分析,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文章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 当事人总是纠结某些话语,比如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在说话前想好每一个字怎么说,就会导致结巴。当事人纠结的内容是:自己有时候也会想好之后再说话,但并没有结巴,自己还要不要在说话前想好说话的内容?万一引起了结巴怎么办?…
-
疑病症的心理调节指南下载
市面上专门针对疑病症的著作几乎没有,我很早就想整理出一本疑病症的电子书,奈何这些年积累的文字资料内容有限,构不成一本书,但为了填补疑病症这一块的空缺,把现有的文字资料整理出来,形成一本疑病症的小册子,供大家收藏和阅读。这本书首先对疑病症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从活在当下和观察想法、接纳问题和见证…
-
思维强迫症的心理咨询要点
首先引导当事人放慢自己的呼吸和语速,进而放慢自己的节奏,慢慢的看清楚自己的身心反应过程,脱离自动化反应模式。引导当事人认识到:任何人都会有杂念和负面情绪,也都会跟随某些刺激产生联想和情绪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和活在当下;再就是,想法就只是想法,只要自…
-
对痛苦的敏感度和耐受性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风险和痛苦,大部分人对风险和痛苦的敏感度比较低、耐受性比较高,所以可以比较安心和舒服的活着。而有个别的朋友,生来对痛苦的敏感度比较高,也就是更敏感和细腻,更容易感受到痛苦,而且对痛苦的耐受性也没有得到提高,一有不舒服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另外,对风险和痛苦的耐受性也是可以退化的,就有…
-
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方案
系统脱敏疗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是通过渐进式行为训练减轻焦虑和恐惧的方法,主要的操作过程是:梳理恐惧的对象和情境,按恐惧程度由小到大划分层级,逐级进行脱敏训练,逐步减轻焦虑和恐惧感,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实施的注意事项:恐惧层级的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于琐碎,划分五到十级为宜;逐级进行放松脱敏训练,避免急…
-
强迫症的心理分析与调节
强迫症首先是一种压力反应,很多人在遇到压力和感到紧张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类似于强迫症的症状,比如胡思乱想、念念叨叨、啰里啰唆、走来走去、抖腿、搓衣角等,这些单调、重复的行为可以缓解紧张和放松身心。就好比稳定的心跳和呼吸、一日三餐、日出日落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可以带给人秩序和稳定感。古时候的人们面对未知和恐惧,…
-
怕脏强迫症的系统脱敏疗法
强迫症最初是一种缓解内心压力和痛苦的潜意识方式,后来上瘾并成为症状。怕脏强迫症患者在感觉到脏和难受的时候,就通过清洗规避风险与缓解痛苦,这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因为自己洗干净了,所以才没有发生危险,如果自己没有清洗和没洗干净,就会有严重后果。后续只要一难受就去清洗,洗了就舒服,这样就洗的越来越频繁,可以说每一次的清…
-
从讨好到抗拒,再到恐惧症
有社交恐惧症的朋友,会从内心里感觉自己是一个弱者(小孩),需要他人(特别是强者)的关注和照顾,进而去迎合与讨好他人,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照顾,并且不敢拒绝他人的要求与表达不满,自己默默的承受,久而久之就会感觉人际关系很累,开始回避他人与社交,可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与他人交往,内心感到痛苦却又无力摆脱…
-
症状背后的情绪背后的想法
有很多朋友想要直接消除自己的症状,尝试过各种方法,症状有时候能被控制,但整体上呈现一种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到后来就变成了因为担心自己会出现症状而焦虑,因为有症状而抑郁的模式。实际上症状并不能被直接消除,因为症状是情绪的身心反应,情绪改善后症状才会减退和消失。有一些朋友已经看到了症状背后的情绪,就又试图控制自己…
-
我们头脑中的危险报警器
焦虑是我们预测到了危险,这就好比头脑中的报警器发出了危险预警,我们的身心在听到报警信号以后,迅速的紧张起来,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而这个时候的紧张反应又会向敌人暴露我们自己,即被他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和不自然,以及失败与落荒而逃。有很多焦虑、恐惧和强迫的朋友,主要还就是担心暴露了自己,就像潜伏在敌后的特工,一旦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