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
-
强迫症的心理分析与调节
强迫症首先是一种压力反应,很多人在遇到压力和感到紧张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类似于强迫症的症状,比如胡思乱想、念念叨叨、啰里啰唆、走来走去、抖腿、搓衣角等,这些单调、重复的行为可以缓解紧张和放松身心。就好比稳定的心跳和呼吸、一日三餐、日出日落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可以带给人秩序和稳定感。古时候的人们面对未知和恐惧,…
-
强迫症也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强迫症的治疗必然会涉及到人际和亲密关系中的抗拒与对立。反复检查、控制或清洗,也是要清晰人际边界或消除他人对自己的负面侵害。而不安全感就来自于外部环境,即被他人入侵和被威胁感。 这种抗拒和对立的关系模式也迟早会反映在心理咨询关系里,咨询师也就有机会帮助当事人觉察和修复其内在的关系模式,但对立也容易导致咨询关系的破裂…
-
强迫症的症状和心理调节
强迫症主要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反复的思虑是不是、会不会、对不对、有没有或为什么;强迫行为是反复的回避、控制、求证、检查或确认。强迫症的背后情绪主要是焦虑和恐惧,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担心与害怕,比如担心自己会犯错、失败、生病、发疯、死亡,或担心自己会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贬低和排斥,反复思虑或检查就是为…
-
强迫症的控制与情感隔离
强迫症是在控制生活与隔离情感,因为情感会引发风险和痛苦,理性控制可以确保安全。当事人也因担心自己情感和生活失控,而严密的隔离情感和控制生活。也因为缺少了情感,很多生活和情感问题无法有效应对。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强迫症男孩和一般男孩在面对女朋友哭泣时的不同反应。强迫症男孩会不知所措,可能给女友讲一堆道理,也可能…
-
怕脏强迫症心理分析与调节
怕脏强迫症的朋友所惧怕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脏东西,而是一种被污染和侵害,会使自己感到痛苦的感觉。也有的朋友会有具体的指向,比如惧怕细菌、病毒、化学腐蚀或性病等。有一部分朋友不仅担心自己会被污染,也担心自己会再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或其他人,会有愧疚感和负罪感。从而频繁的回避、隔离、清洗和祛除。 这类问题往往起因于创伤性…
-
担心得风月病的强迫症状
有一些朋友,平常都是比较洁身自好的,但由于某些原因去了一次风月场所,之后就开始担心自己得病,然后各种检查和求证,越来越担心和焦虑,严重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其实这种问题是无解的,因为当事人想要绝对的安全,但凡事总有万一,比如吃饭有可能噎死,喝水有可能呛死,上街有可能被车撞死,即便呆在家里不出门也有可能发生地震。有…
-
心态变了,这个世界就变了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和行为倾向。 比如有一位女中学生,总是感觉别人在关注和议论自己,而感到羞愧和紧张,出现了呼吸困难或急促、反复吞咽口水、容易脸红的身体反应,想要控制却控制不了,出现了呼吸强迫、口水强迫等症状,又因为在意(喜欢、讨厌或害怕,情感是矛盾的)某个男生,而忍不住的去看他,觉得…
-
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认知不同
认知不同会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不同,比如我要回答强迫思维的问题就会去搜这个关键词,但当事人的提问很可能是:我总是胡思乱想怎么办?我天天想的头疼怎么办?或者具体描述某一种或几种反复的想法,他们的认知中可能压根没有强迫思维这个概念。还有人会这样提问: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胡思乱想?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情绪?怎么做才能摆脱…
-
疑病强迫症的心理案例分析
当事人担心自己会因为心跳过快而猝死,感到焦虑和恐惧,反复的思虑,排除生病的可能性,试图获得确定感和控制感,形成了穷思竭虑的强迫症状。这个问题困扰了当事人十几年,从小就比较在意和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身体不适和外界有关身体的负面信息比较敏感。并且养成了灾难性的思维模式和回避、控制与对抗的行为习惯。 当事人在发现自己…
-
有人问如何快速走出强迫症
对强迫症的认知有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不同的应对方法和效果。第一个层面是把强迫症当作疾病看待和治疗,想尽办法试图快速消除痛苦和症状,陷入一个越对抗越严重、越控制失控的恶性循环,使强迫症状逐渐成为“绝症”。第二个层面是能够认识到强迫症状的背后是各种负面情绪,需要合理的情感疏导,以及化解内心的焦虑与恐惧。第三个层面是看到…
-
由性子很急引发的强迫症
强迫症的朋友有很多性子特别急,有了什么需求急于满足,有了什么不适急于消除。可很多东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马上得到的,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也不是自己不想要就能立刻排除的,往往要接纳和适应。当得不到的时候就会感到不满,期待越强烈、急迫就越怨恨;当不想要又排除不了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和烦躁,越排斥就越痛苦。 这种急性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