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心师
-
心理疾病背后的性格基础
心理疾病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性格基础,就是急于求成或者叫急功近利。首先自我期望高,或对他人或事情的期待大,这本来也没什么,通过足够的时间和过程都有可能实现,问题就出在总想一步登天,才会感到压力山大和没信心,进而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出现躯体症状,然后对于负面情绪和症状又要急于消除。 急于达成目标或急于…
-
为何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有些朋友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难受,这是因为与他人形成了比较和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周围他人都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人,他们比自己强就意味着自己被打败了,被打败之后就会被群体边缘化,也就是被嫌弃甚至抛弃,再或者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会被别人抢走,自己会活不下去和没有未来。 基于这种心态,就会…
-
如果你在关系里总是受害者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受害者,那不好意思,对方也会认为他是受害者,所有的攻击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就是防御性攻击。没人会觉得自己是坏人,只会觉得有坏人要打败和剥夺自己。这种敌对关系不会存在有效沟通,误解只会越来越深,敌意也只会越来越大。不妨先拉开距离,等敌对情绪都缓解了再好好沟通。 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
-
强迫症亵渎权威或神灵观念
最近又有人问亵渎权威或神灵的强迫观念,这个症状其实不难理解,一个人因为欲望或恐惧,也就是渴望其庇佑或者恐惧其惩罚,而要求自己必须绝对的信仰和崇拜权威或神灵,不能有任何对抗情绪或念头。问题就出在人这种动物天生就具有逆反和质疑心理,你越强调一个东西多好多完美,人的反抗心理就越重,甚至会贬低和辱骂。 所以问题就出在当事…
-
心理疾病背后的焦虑和恐惧
人的根本命题是生存和发展,就是保障自己的生存安全和未来发展,人类个体是脆弱的,需要获得群体他人的理解、接纳和支持,甚至是崇拜与服从。焦虑是担心需求得到不满足,恐惧是正在受到威胁,抑郁是对被满足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感。比起思维,情绪更像是行为的指挥官。以上情绪会引发个体的战斗逃跑反应,以应对危险发生。 战斗和逃跑反应,…
-
心理疾病的心理分析与调节
依赖的起源,小时候依赖父母,如果经常被否定和拒绝,内心因为有缺失所以十分渴望被爱。再或者总是很容易被满足,误以为这个世界就应该即刻而充分的满足自己。在以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但却总是失望。于是就怀疑是自己有问题而自卑,或者认为是他人有问题而敌对他人,产生回避、控制或对抗倾向。 控制和抗拒的循环,…
-
人际关系问题是误解和对抗
误解别人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误解自己则会产生心理问题,其实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源头。那么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呢?有句话叫忠言逆耳,特别是对方说话态度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被否定和攻击,别人同样也是如此。就变成了争对错和输赢,反正不是别人错了就是自己错了,又感觉自己才是受害者,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感觉被否定和攻…
-
心理问题背后的情绪和需求
症状来自于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来自于担心或感觉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作为人这种群居动物的,被需要、理解、接纳和支持的需求,这是人得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想让自己没有失败、差劲、生病和不完美,变得更成功、优秀、健康和完美,是为了满足其中被需要的需求,只是很多人在做无效努力而没有抓住本质。 心理障碍患者通常想…
-
社交恐惧症走向康复的过程
当事人之前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一直回避和人接触,担心别人会攻击自己。经过沟通之后发现他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按他的说法就是担心自己的完美人设崩塌,怕别人看出来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而看不起和嫌弃自己。但实际的情况是他本来就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人在意和关注他,只是因为他长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靠幻想度日。 当我带领他看清真相…
-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或他人
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也很难改变。因为人是情绪化和经验性的动物,理性通常不起作用,或者说就很难有理性。我们所谓的的理性,很可能仍旧是情绪和经验的产物。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全代表真相和真理,也没有人能完全的客观公正,只要他还是个人,还有人的欲望和恐惧。 那我们还能改变自己…
-
强迫症患者痛苦的恶性循环
强迫症爆发中的患者,总是急于找方法快速消除痛苦,理由是自己要崩溃了,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其实痛苦的本质就是抗拒,越抗拒痛苦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抗拒,恶性循环,再加上急于摆脱痛苦,就会导致痛不欲生。这个时候吃药用最大剂量也是杯水车薪,别人不管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似乎只有一棒子打晕才能停止恶性循环。 比如有一位洁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