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飞心师
-
记忆错觉:回忆不等于事实
我们会在某些时候回想起过去,比如受了伤害感到难过的时候,再比如取得成功感到快乐的时候,而且我们会非常相信自己的记忆,并且把它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并用这些经历来解释现在的自己,和设想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的记忆就是真实的吗?您有没有发现自己对某些事件的记忆和感受,与事件的其他参与者很不一样? 比如有一位朋友,把自己…
-
倾听和理解就是最好的疗愈
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因为情感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表达,不被理解和接纳,自我压抑,才转化成了躯体症状和思维、行为的异常。情感疏导就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疗愈。情感疏导会贯穿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基于对当事人充分的尊重、倾听、理解和接纳,才能给出当事人可以理解和接受、愿意执行与能够做到的建议。 有一位朋友,预约…
-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承认和接受自己或他人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也承认和接受别人不是那么的认可和喜欢自己,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认可和喜欢别人。人和人的关系是因为互相的认可和喜欢,也是因为互相的理解和接纳。一个团体需要有不同优势的人来弥补各自的缺陷,创造更大的个人和团体价值。 有一个女孩子,和…
-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案例分析
有几位朋友不敢出门,对他人说笑、看自己、吐痰和咳嗽等感到恐惧,总是觉得别人在关注、嘲笑和针对自己。 心理分析的内容:期待被他人关注和重视(当事人起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然而这是任何人都有的期望,也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后续的恐惧),期待得不到实现,感到不满和怨恨,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和攻击性,但又缺乏攻击他人的勇气…
-
以开放的心,迎接未来生活
成长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即便是一颗小草,也要努力的长大,然后开花结果,延续新的生命。我们的人生就是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就像爬山,爬累了就休息一会,同时也在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前行一边享受这个过程。如果只想爬到山顶,不顾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痛苦,即便到了山顶,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像欲望无穷无尽,还会有…
-
既依赖又抗拒的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父母过于密切或严厉的管教,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会比较差,依赖性会比较强,会比较听话和顺从。但尽管表面上温良恭俭,内心里的反抗意识却非常强烈,这就导致当事人在亲密关系中既依赖又抗拒。 当事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后,会无意识的迎合与讨好对方,自己单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导致对方无以为报。如果…
-
症状是控制生活的一种方式
心理困扰者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就不是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每个人所看重和困扰的点不一样;其他人更多是在意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而心理困扰者正是因为对生活(人际或亲密关系、学习或工作)失去了控制感,才会执着在症状里面。症状是对某一细节的追求完美——绝对的正确与可控,试图从中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从症状本身来说,如某…
-
迎合讨好与回避抗拒他人
我们过去的家庭亲密关系经验,会影响我们现在的人际交往,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迎合、讨好他人,或回避、抗拒他人。这两种关系模式都会导致“悲剧”的再次上演,重复体验不良关系带来的痛苦,加重心理创伤和阴影。 有一位朋友,她就总是感觉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与人交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别人对自己不够关注、在意、认可和喜爱的时候,就…
-
怎样合理有效的宣泄情绪?
有个朋友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随和、待人友善,几乎沒有人看他生过气。有一次我经过他家,顺道去看看他,却发现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我好奇的问他原因。他说:我住的地方靠近机场,每当飞机起落的时候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來,当我心情不好或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
-
趋利避害的本能与心理冲突
人的生物本能是趋利避害,这是与生俱来的,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回避死亡和丧失。是否会趋利避害,取决于对事物的认知,对于某一件事情,如果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快乐并追求,反之则会痛苦和抗拒。我们判断利害的标准是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如果我们的价值观相对稳定,在判断和选择时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 价值观的形成是在趋利…
-
与其抱怨,不如提高自己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