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人觉得一件事情不好且有危害的时候,就会本能的抗拒与回避。如果逃避的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或者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比如有些朋友害怕别人否定和讨厌自己,从而回避说错话和与人发生冲突,每次与人交往都谨小慎微,迎合与讨好别人。再比如有些朋友担心自己会生病,对身体和情绪的变化非常敏感。再比如有些朋友为了避免危险和痛苦的发生,总是反复思虑和检查。
归纳起来就是对风险和痛苦的回避,会让自己更脆弱和感觉难以承受,从而更加的回避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就是一直在强化恐惧和症状,通常很难自己好起来。如果不想一直焦虑、恐惧和回避下去,就需要进行脱敏。脱敏的方法就是不再逃避,让自己的身体见证,危险并没有发生,自己没有必要再感到害怕和回避。上面说的属于被动脱敏,也就是常说的接纳。有的朋友就会问接纳了怎么还不好,这本质上是把接纳当成了消除痛苦的工具。
在脱敏之前需要先进行充分的认知调整,目的是为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恐惧和逃避对象,能够从心里面真正的做到接纳,这一点要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认知进行分析和建议。除了被动承受风险和痛苦,还可以主动脱敏。也就是专门去做自己害怕和回避的事情,比如故意犯错、失败和出丑,就让自己焦虑和恐惧,看看到底会有什么危险发生。恐惧是在身体里面的,只有让身体看到自己是安全的,才能感到放松和不再害怕与逃避,逐渐的好起来。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