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

  • 追求自己想要的并承担风险

    追求自己想要的,并承担风险和痛苦。比如担心别人会怀疑自己,从而回避他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伪装和掩饰自己,反而会让别人误会自己图谋不轨或居心不良。不如坦诚的面对别人,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 再比如,不了解我的人会对我有所怀疑和戒备,这很正常,我不需要否认、控制或改变别人的想法,我只需要持续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

    2023-11-28
  • 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方案

    系统脱敏疗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是通过渐进式行为训练减轻焦虑和恐惧的方法,主要的操作过程是:梳理恐惧的对象和情境,按恐惧程度由小到大划分层级,逐级进行脱敏训练,逐步减轻焦虑和恐惧感,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实施的注意事项:恐惧层级的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于琐碎,划分五到十级为宜;逐级进行放松脱敏训练,避免急…

    2023-09-25
  • 心理问题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人们每天95%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动化反应,有心理问题的朋友大都是在经验性地回避、控制与对抗。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未经思考和判断就做出了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如果自动化的反应是回避、控制和对抗,就会形成情感和心理困扰。 比如有一位朋友,每当别人给他提建议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对方是在挑剔和指责自己,就会经验性的回避与对抗…

    2023-07-21
  • 真正的改变从认识自己开始

    认识自己是改变的前提,很多时候只要看清楚了自己,改变就会自然发生。心理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越努力越严重,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做出了不良的解释和归因,所采取的行为也是无效甚至有害的,陷在了对抗问题的恶性循环里。 心理问题的模式:过高的自我期待,引发过多的担心,引发焦虑,引发回避和控制。过高的自我期待来自于…

    2023-07-10
  • 面对和接纳的基本生活态度

    在说面对和接纳之前要先说说回避和控制,有心理问题和生活困扰的朋友大都是在回避风险和痛苦,控制自己的身心反应或他人的言行态,是一种回避和控制的生活姿态。而且陷在回避和控制的恶性循环里,越回避越失败、焦虑和回避,越控制越失控、恐惧和控制。我们要做的是接纳风险和痛苦,追求自己想要的—正确、成功和身心健康;名…

    2023-07-06
  • 心理问题维持和加重的因素

    人们每天都在运用各种策略回避危险和痛苦,只不过有些策略是病态的,尽管能够即时的逃避痛苦,却会产生更大的隐患,类似于吸烟、喝酒、游戏、赌博或吸毒等上瘾症。比如一个人担心自己会犯错、失败、丢脸、生病、发疯、死亡或者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嘲笑、疏远、排斥,从而回避一些他人、场合和事情,时间长了他害怕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

    2023-07-02
  • 内在的核心信念与思维方式

    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解释、归因、评价、推理和联想,思维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也无法被全部觉察与改变,有些想法会让我们快乐,而有些想法会让我们担心、害怕、难过或生气,并且还会引发相应的躯体反应。比如解释为自己的错或他人的错,归因为自己无能或他人自私,评价自己是糟糕的或他人是邪恶的,推理自己会犯错、失败、生病、…

    2023-02-09
  • 如何提高控制感和自信心

    每个人都需要控制感,也就是安全感,是对自己有信心,既能保护好自己和满足自己需求,又能被他人和社会环境所尊重、接纳、需要和喜爱。控制感有几个重要的前提,如果这几个条件有所不足,就会感到自卑和焦虑。 1、我是被爱的。这是从小到大建立起来的感觉经验,主要来自于抚养人、伴侣等重要他人。如果重要他人对自己是关注、接纳、欣赏…

    2023-02-01
  • 固有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

    如果说更倾向于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和缺失,当下就会感觉到痛苦,并且因此也会产生对未来的焦虑。也就会更倾向于看到未来的各种不好的可能性,甚至是对于未来的灾难化联想。这就好像是对自我的否定和批判:你很糟糕、你有错、你有罪、你有病,你就应该痛苦。从而使行为也变的消极、被动和退缩,从而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远。 可以说,人快乐…

    2023-01-31
  • 我们要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我们都是经由他人而遇见自己,靠自己一个人顿悟是很难的。我们和自己的关系直观的反映在了和他人的关系里,特别是亲密关系里。我们会发现,我们和他人对彼此的评价,会惊人的相似。当我们理解、接受、认可、欣赏和喜爱对方的时候,对方一般也是理解、接受、认可、欣赏和喜爱我们的。而当我们拒绝、否定、贬低和讨厌对方的时候,对方一般也…

    2023-01-26
  • 知不足而进取,知足而长乐

    有黑就有白,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有对就有错,有好就有坏,有幸福就有不幸,我们习得了一颗比较之心,凡事都喜欢比一比。一般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如果只是拿着自己的短处、劣势和缺失去和别人的长处、优势和富有比较,那么我们就会陷于自卑。而如果我们只是拿着自己的长处、优势和富有去和别人的短处、劣势和缺失比较,我们…

    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