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
-
恐惧症认知调整和脱敏训练
恐惧症是指害怕特定的对象,伴随紧张情绪和躯体症状,并且长期回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社交、学习或工作。比如怕人的社交恐惧症,再比如害怕特定地方的场所恐惧症,还有害怕尖锐物体、某些动物、高处和见了喜欢的异性就紧张等等。害怕特定的疾病可以另外归类为疑病症或强迫症。恐惧症的治疗以认知调整和行为脱敏训练为主。 认知调整。首…
-
心理问题是认知出了问题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是缺乏认知的,通过观察、倾听、学习、模仿和沟通而产生了对事物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通过交流和媒体相互传递。量子力学认为:事物因为我们的观察而有了固定的存在形态,如果没有人去观察就是混乱和无序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就是:可以说出来的道理,…
-
心态变了,这个世界就变了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和行为倾向。 比如有一位女中学生,总是感觉别人在关注和议论自己,而感到羞愧和紧张,出现了呼吸困难或急促、反复吞咽口水、容易脸红的身体反应,想要控制却控制不了,出现了呼吸强迫、口水强迫等症状,又因为在意(喜欢、讨厌或害怕,情感是矛盾的)某个男生,而忍不住的去看他,觉得…
-
遇到问题不要只向内归因
有一位朋友去美国留学,刚开始就是一系列考试,第一次考试他只考了37分,为此感到自责、自卑和焦虑,甚至想打退堂鼓—换专业。经过了解发现,尽管他只考了几十分,但已经是前几名,大部分同学考的还不如他,特别是那些美国白人同学,题目基本上都不会做,但他们似乎并不会因此而自责和焦虑,就只是抱怨题目太难了。这就思维…
-
内在的核心信念与思维方式
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解释、归因、评价、推理和联想,思维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也无法被全部觉察与改变,有些想法会让我们快乐,而有些想法会让我们担心、害怕、难过或生气,并且还会引发相应的躯体反应。比如解释为自己的错或他人的错,归因为自己无能或他人自私,评价自己是糟糕的或他人是邪恶的,推理自己会犯错、失败、生病、…
-
固有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
如果说更倾向于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和缺失,当下就会感觉到痛苦,并且因此也会产生对未来的焦虑。也就会更倾向于看到未来的各种不好的可能性,甚至是对于未来的灾难化联想。这就好像是对自我的否定和批判:你很糟糕、你有错、你有罪、你有病,你就应该痛苦。从而使行为也变的消极、被动和退缩,从而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远。 可以说,人快乐…
-
我们在当下创造过去和未来
时间是什么?根据物理学的理论,速度越快、质量越大时间就越慢,速度越慢、质量越小时间就越快。在我们地球上已经过了100多亿年,而在宇宙内质量最大的星球上可能才刚过了几秒钟。我们主观感知的时间也有快慢,心情愉快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而心情沉重的时候时间则过的很慢。或者说,时间就是我们意识建构的概念。 再就是记忆,我们在…
-
我们无需成为无所不能的人
我们不需要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就拿我个人来说,我的所长是做心理咨询和写文章,有时我也需要做一些图片和播音,我就会付费请专业人士来做,对于我来说非常困难的作图和播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比较简单和熟练的事情。这其实就和去商店购买商品一样的原理,我们通过自己的所长和努力赚取货币,再用自己的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他人所擅长的…
-
认知理论和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身体和行为反应是由思想引发的,而思想包括对过往事件的解释、归因和评价,也包括对未来事件的推理和设想。同时也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核心信念所指导的,也就是说思想有基本的规律和特点。而核心信念是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的。比如小明从小被周围人忽视、苛求、指责和嘲笑,他就认为自己很失败、别人都很不友善,于是在…
-
不良归因和无效的应对方法
不良的归因和无效的应对方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维持和加重生活、情感或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觉察自己观念、思维和行为模式,以便做出调整,以更有效的面对和解决问题。 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观念,影响着个人对所遇事情的解释和归因,进而影响对事情发展的推理和设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过程,当身体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有的朋友会…
-
病理化和心理学的去病理化
在咱们国家,对于心理问题、疾病的理解和接纳程度还是有限的,走进心理咨询室或者医院心理科、精神病院,周围的人就会对我们传来异样的目光。心理知识比较丰富的人都知道,心理问题只是情绪、认知和行为习惯出了问题,也都是可以很好的调整过来的。而且当今社会,竞争和压力无处不在,人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问题。 我们与其把自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