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
-
强迫症越求证越严重的循环
强迫症是对某一个点感到痛苦,如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其实也就是焦虑、恐惧、抑郁和怨愤,需要通过反复思虑或检查来缓解这种痛苦,如反复求证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和会不会,问题就出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确定和完美,即便暂时能够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漏洞,或者转移成别的点,需要继续通过求证和确认来缓解痛…
-
心理障碍背后的灾难化设想
心理障碍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背后的灾难化设想,那为什么非要把别人和事情往坏处想呢?首先是思维习惯,也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越回避越感觉自己脆弱和无能,也就越容易往坏处想。同时有情感因素,就是在内心里对自己、他人和生活不满,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使人往坏处想。而不满来自于期待落空,比如期望万事如意和事事顺心,结果却…
-
抑郁情绪的深度心理调节
抑郁是对当前的自己和现状不满意,而觉得自己很失败和未来没有希望,倾向于逃避现实和自我伤害,但其实抑郁者的处境也不见得有多差,甚至比一般人还要优越,主要是因为不符合心中的期待和标准,而感到不满、失望和痛苦,常规心理治疗的方式是安慰和鼓励,但这样做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甚至都不会有效果,还有就是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也…
-
心理问题的解决之改变认知
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背后是思想观念,也就是认知,改变认知就能改善情绪和症状。认知要怎么改变呢?我们首先得知道认知出了什么问题,也就是自己到底在担心和害怕什么,或者在为什么感到难过和生气。心理障碍者是想的比较多,但往往想一半就不敢往下想了,或者因为感到不舒服停止了继续探索,所以就总是在重复的想,想到的结…
-
心理问题的解决之调整心态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和状态不好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就是会有一些症状出现。比如见了人紧张不自然,对他人的言行会过度敏感,回避他人和社交场合。再比如容易感到担心、害怕和紧张,肩颈僵硬、胸闷气短和心悸心慌,胡思乱想和睡不踏实,再比如会有一些消极和悲观的想法,再比如没有安全感和容易应激。心理障碍者和正常人的不同,就在于出现这些…
-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所需时间
经常会被求助者问到采用什么心理治疗方法,这个问题其实我不好回答,十几年前我比较热衷森田疗法,后来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后来是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的相关疗法,再后来是认知行为疗法,之后就没有了固定的方法,都是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或进行认知调整,或行为脱敏训练,或探索潜意识和情感疏导,或倾听、理解和支持,引导求助…
-
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
心理问题和症状的背后是情绪,如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负面情绪会引发躯体症状,以及思维和行为的异常。当事人通常想找方法直接消除症状,即便看到了症状背后的情绪,也是想找方法直接消除负面情绪。其实负面情绪首先需要被安抚,情绪平静之后讲道理才会有效,试图直接消除情绪或用道理说服情绪,都会造成情绪的压抑和反弹。 情绪被压…
-
强迫症背后的抑郁和恐惧
强迫症状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归纳起来就是反复思虑或检查,在某一个控制点上追求完美,但往往无法做到完美,甚至控制不了和越控制越失控。不管是强迫思维还是行为都是由强迫观念引发,就是一种消极、悲观或矛盾、冲突的念头,需要通过反复思虑或检查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者对抗和试图摆脱这种反复出现的让人难受的观念。 但其实强迫…
-
社交恐惧症回避的恶性循环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性神经症的一种,害怕和回避他人与社交场合,严重了还会觉得别人在议论和针对自己,甚至是有人在侮辱、监视和迫害自己。社恐患者因为长期回避与他人接触,并不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和意图,所害怕的大都是自己的臆想,或者就是害怕自己的恐惧情绪和症状,怕被别人发现自己不正常,而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 回避的恶性循环是…
-
心理问题和症状背后的情绪
心理问题和症状背后是负面情绪,最常见的是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这些情绪会让人的思维和行为消极,如因为担心和害怕而回避与控制,因为难过和生气而排斥与攻击。这些情绪还会产生躯体症状,如心悸、心慌和肠胃不适,如胸闷气短和肩颈僵硬,如注意力涣散和胡思乱想,再如失眠、多梦和容易倦怠,这些症状也会让人感到痛苦。 因为担心和…
-
自卑和社交恐惧的心理调节
自卑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我怀疑和否定,而感到痛苦和焦虑。进而担心会被别人看不起和嘲笑,而产生社交恐惧的症状,见了人紧张不自然,回避他人和社交场合。严重了还会觉得别人在议论、针对和侮辱自己,更有甚者觉得有人在监视和迫害自己,这就有了被害妄想的症状,从而内心感到愤怒和压抑,变得敏感、易激惹和有攻击性。 在自卑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