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也能通过脱敏康复

精神疾病不同于心理疾病,焦虑症、恐惧症和强迫症等都属于心理疾病,有较为清醒的客观认知。而精神疾病的认知会完全脱离实际,也就是妄想。比如有位朋友经常觉得别人在吐他口水,在针对和侮辱他,为此感到焦虑、恐惧、屈辱和愤怒,想反击他人吐回去。如果他真的吐别人口水了,可能会挨揍,或者被当成精神病。客观事实是没人吐他口水,别人只是因为某种原因不舒服,在清嗓子,而他就会往自己身上联系,感觉在被针对和迫害。

精神疾病也能通过脱敏康复

精神疾病一旦发作,如果有人有什么方法能让他马上好起来,诺贝尔医学或心理学奖都配不上他。也就是说没有方法,只能药物控制或自然的过去。只是药物起效也需要时间,还有很多朋友吃药也并不能完全控制症状,遇到刺激还是会发病。但如果搞清楚是什么刺激导致自己发病的,对这个刺激实现脱敏,就可以不发病,如果一直不发病就等于好了。比如据上面那位朋友回忆,每当自己独处太久,再去见人就容易发病,觉得别人在吐他口水。

其实不只是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患者如果脱离实际久了,也容易对外界的人事物产生误解和偏见。如果能够保持对外界和他人的清醒认知,症状就不会发作。也就是多观察和体验生活,并逐渐融入现实,让自己的认知不会再脱离实际。如果说问题比较严重,连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也没有关系,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接触,就已经有所改善。在家无聊想出去玩,发现钓鱼比较有趣,还认识到了钓友,一起讨论怎么钓鱼……

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疾病发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发病经历的归纳和总结,找到使自己发病的刺激因素。比如情绪不好或身体不舒服,比如遇到困难、犯错和失败,再比如被他人忽视、拒绝和否定,甚至是指责与嘲笑。脱敏就是在可控的范围内,逐渐加大刺激,结合心理调节和情绪疏导,让自己能够承受和脱敏,从而可以不发病。归纳起来就是,从内心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刺激而发病,逐渐变得皮糙肉厚和内心强大,怎么刺激都不发病。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5-06-28 10:21:27
下一篇 2024-12-18 08:31:22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