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症状与认知和情绪的关系

    人的心理无非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环境和刺激不一定能改变,但反应过程是可以被改变的。而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改变心身反应的过程。人的心身反应按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依次是:想法、情绪和身体反应、态度和行为做法。其中对环境刺激的想法决定了后续的心身反应,也就是说改变了想法就能改善情绪和症状。 比如小明走在路上,旁边有人吐…

    2024-11-18
  • 应对心理问题症状的方法

    当出现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或抑郁症状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心身反应过程,包括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身体和行为反应。情感主要包括期待、不满和担忧;思想主要包括对既往事情的解释、归因、评价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推理、设想,很多时候也会浮现出过去的记忆和感受;情绪主要包括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身体反应主要包括胸闷气短、…

    2024-11-04
  • 心理治疗也是关系的改善

    如果一个人从小在人际关系里所感受到的是忽视、拒绝、挑剔和指责,便会对人际关系失去信任和希望感,变的自我封闭和隔离,性格内向、孤僻,甚至容易与他人形成比较、竞争和对立,这种不被周围人容纳和被边缘化的感觉会使人感到恐惧,也就是所谓的不安全感。这就好比一个人生活在原始丛林中,周围危机四伏,自己无依无靠,没有同伴可以保护…

    2024-11-03
  • 心理问题康复的个性基础

    心理问题也是个性和习惯问题,有一些个性基础在维持和加重着心理问题,如自卑、胆怯、回避和依赖,还有急于求成、自我中心、推卸责任、眼高手低等,心理问题的康复需要培养出延迟满足、承担责任、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等个性和习惯基础。 延迟满足: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延迟满足,有需求不急于满足,而是等待或先付出再收获。就好…

    2024-10-11
  • 神经症的自我疗愈电子书

    本书别名强迫、焦虑、惊恐、社恐、失眠、疑病…自救指南。这是一本心理问题(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惊恐发作、失眠、疑病症)综合自助工具书,你可以从本书目录中检索出您需要了解的内容进行阅读。 小程序用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下载 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抑郁、焦虑、紧张、恐怖、烦恼、强迫症状、…

    2024-09-20
  • 强迫症心理自救指导集锦

    强迫症自救指导集锦,孟刚、邓云天、东振明、钟庆芳等众位强迫症专家倾情推荐。孟刚老师推荐序言:一口气看完了《强迫症自救指导集锦》,感觉写得很通俗、很实在、很实用,全文贯穿着无条件理解和接纳的精神,对强迫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全面的阐述…… 下载《强迫症自救指导集锦》 小程序用户复制链接到浏览…

    2024-09-19
  • 心理问题的形成和有效解决

    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是:关注问题,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批评问题和改正问题。比如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指出、批评孩子的缺点,并要求孩子改正;上级发现下属的不足,指出、批评下属的不足,并要求下属改正;医生诊断、鉴别出当事人的身心问题或疾病,并对症下药……有的朋友,在发现自己有思想困惑、情绪困扰、行为异常或者症状表现之后,…

    2024-09-04
  • 心理探索与疗愈的三个层次

    我们把心理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核心、观念和表象。核心是指与生俱来的、原始的乐观、自信和勇气。观念是指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及由过去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他人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表象是指思维方式、情绪感受和行为习惯,具体反映在生活中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上,是最表面和直观的。 如果当事人的思想、情…

    2024-09-02
  • 正向心理引导的原理和过程

    第一步,明确不想的要什么。一般心理困扰的表现形式是:不想、不要、想要不、减轻、消除、克服、摆脱……比如不想紧张、不要自卑、想要不难过、减轻痛苦、消除症状、摆脱失眠……往往又会发现,越是如此,问题就越顽固。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目标和方向,而是在回避、排斥、拒绝和对抗,就好比在泥潭里挣扎,越挣扎就陷得越深。问自己:我不…

    2024-09-01
  • 心理咨询与疏导是在做什么

    一是情感疏导。一般来说,有心理困扰的当事人的内心里面,都有压抑的负面情绪和感受,包括:焦虑、恐惧、忧伤、委屈、愤怒、怨恨、不甘心…等等,这些负面情绪压抑在内心里面,得不到释放,就会改头换面,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胡思乱想、胸闷气短、身体僵硬、疼痛、头晕目眩、内分泌失调、神经递质紊乱、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

    2024-08-27
  • 父母过度照顾导致心理问题

    有一位朋友,父母非常的爱她,特别的关心和照顾她,包括衣食起居,日常琐事,甚至是后来工作上的关系也帮助她安排、打点。可以说这位朋友是不缺爱的。但是父母过多的干预和照料,反而阻碍了她的成长,各方面的能力都缺少锻炼、提高的机会。 父母经常就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生大事唠叨她,这让她感到厌烦,因为她从父母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父母对…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