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减压
写在高考来临之际: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临考的学生而言,非常的重要,成败在此一举。对成功的渴望、对失败的恐惧,会让一个人异常焦虑。随之而言的就是紧张不安、注意力涣散、睡眠困难、兴趣减退……会严重的影响考前的复习和临场发挥。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焦虑程度不亚于学生自己,很多年的努力付出到了…
-
心理问题是认知出了问题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是缺乏认知的,通过观察、倾听、学习、模仿和沟通而产生了对事物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通过交流和媒体相互传递。量子力学认为:事物因为我们的观察而有了固定的存在形态,如果没有人去观察就是混乱和无序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就是:可以说出来的道理,…
-
出现了心理问题要怎么办?
经常会有人问我怎么办,比如:我很焦虑怎么办?我睡不着怎么办?我非常痛苦怎么办?我严重自卑怎么办?我有强迫症怎么办……很显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可以直接有效回答的。因为问题过于笼统,且没有前因后果。也包括有一些朋友在问答社区提问,大篇幅的描述症状和倾诉痛苦,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问题,同样是无解的。…
-
我们要通过关系来认识自己
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往往会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而自欺欺人,如果脱离了人际关系,或者过于固执己见,难以理解和接纳他人的看法,则容易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困局。对问题错误的解释和归因,使后续的行为无效,甚至越努力越失败。因此,我们需要向外建立关系和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看待问题不同的视角和应对问题新的方式。 但往往因为过去的关…
-
焦虑是对自己和他人不信任
焦虑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认为自己会犯错、会失败、会得不到、会失去、会死、会疯,认为他人会忽视、拒绝、否定、贬低、嘲笑、打压自己,简而言之就是自卑和缺乏安全感。这样的不信任来源于过去的生活经验,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所经历的失败、所体验到的痛苦,以及他人(特别是亲近的人)对自己的忽视、拒绝、否定、贬低、嘲笑和打压…
-
一位初中女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系列文章之初中女生的心理问题,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文章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 有一位初二的女生,面临期末会考,不想去上学,学习感到很痛苦,感觉老师、同学都在看不起和嫌弃自己。爸爸一直不认可自己,还骂自己是害人精;妈妈比较容易焦虑,有时候脾气也比较暴躁。她从小就感到自卑,一直都很想努力的证明自己,很…
-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失误
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也犯过不少错误,在这里就归纳总结一下,以警醒自己。 1.给与当事人即刻的满足,加重了当事人的依赖和心理问题,有些当事人会运用各种“策略”迫使咨询师给予其即刻的满足,比如:我现在真的很痛苦、你快救救我吧、我现在不想活了、如果现在能咨询我立马就付费……心理咨询师应坚持预约时间的基本设置,…
-
消除记忆能治好心理问题吗
消除记忆可以治好心理问题吗?经常看到有一些朋友说,只要消除了自己的某段记忆,就可以治好心理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需要先知道心理问题的存在原理和形成原因,心理问题是由记忆、经验、观念、思维、情绪、身体和行为等环节共同构成的反应模式。也就是说,单单消除了记忆并不能解决心理问题,顶多是有所改善。 还有生活经验和观念需…
-
被神化或魔化的心理咨询师
有心理困扰的朋友,对心理咨询师的期望会非常高。当然,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比如:心理咨询师要永远有耐心,在任何场合说话都要严谨,不能有一丝的缺点和不足,不能犯任何错误,必须要充满爱心、有求必应,不能以赚钱为目的收取咨询费。所以,当事人在发现心理咨询师并不完美之后,会异常的失望、愤怒和怨恨。 我只想说:心理咨询师…
-
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人们为了逃避痛苦,会经常“欺骗”自己,几乎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当然,这并不是问题,只要当事人不感到痛苦就可以。而有些朋友自我“欺骗”的过于严重,逃避了太多重要的事情,始终无法面对真相,并且越逃避就越恐惧,陷入了恶性循环,从“美梦”变成了“噩梦”,产生了心理困扰,如焦虑、恐惧、疑病、抑郁或强迫症。 心…
-
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表现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 因过度担心、回避而导致的焦虑症状,如担心和回避犯错、失败、生病、失控、发疯和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贬低、看不起、嘲笑、讨厌、疏远、排斥的风险和可能性;因过度害怕、回避而导致的恐惧症状,如害怕和回避他人、社交场合、幽闭空间、广场、恋爱、婚姻、做选择、上学或上班;因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