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
-
人际关系对立的恶性循环
感觉别人会伤害自己,从而有意无意的反击,导致别人被伤害,而真正攻击自己。自己更加确信别人是邪恶的,肯定会伤害自己,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敌对。并因此产生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不小心犯了错,或暴露出什么弱点,被别人抓住让自己身败名裂和万劫不复。还会感觉自己容易被误解、污蔑和造谣,导致自己孤立无援。甚至会产生被害妄想的症状…
-
总是换工作的深度心理调节
有一些朋友总是在换工作,每一份工作总是干不长。原因是容易与领导和同事产生冲突,要么自己不想干了,要么被排挤走了。具体比如被领导针对,被同事欺负。这个本质上是对他人的期望太高,或者不愿意委曲求全。实际上我们去工作赚的就是受气的钱,比如被领导和顾客骂,再比如同事为了自己的利益让自己吃亏。大家都是这么工作的,不想吃亏和…
-
分手或失恋的痛苦如何摆脱
失恋之后会想到对方的好,以及和对方在一起的快乐与甜蜜,想挽回对方。时而又想到对方的坏和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想报复对方。即便委屈求全卑微的祈求和挽回了,也会不满于对方的冷漠和自私,再次吵起来而分手。既然已经找到我,就说明已经反复进行了几次拉锯,伤痕累累和痛不欲生,不想再痛苦下去了。然而分手后不再联系的过程,堪比戒烟戒…
-
讨好型人格的深度心理调节
有位朋友说自己两年前有个朋友总是问自己借钱,来来回回借了有二十多次,虽然借的钱都还了,可他一点感谢自己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顿饭都没请自己吃过,现在越想就越生气。根据我的经验,总是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往往是因为现在过的不顺心,也因此而逃避了当下,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或者担忧未来。也就是说他仍旧在讨好别人和牺牲自己,…
-
受害者思维是心理疾病根源
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或者预感自己即将被伤害,就会产生抑郁、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发心身症状,产生所谓的心理疾病。但其实所谓的被伤害,是人们每天都在面对和承受的,只不过当事人更为抗拒和敏感。比如被忽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忽视,只不过有的人对于被忽视非常的抗拒和恐惧,每天都要靠幻想自己如何重要度日。 比被忽视更严…
-
怎样处理好人际和亲密关系
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就需要对人性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首先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私和自我中心的,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和感受。即便是所谓的为他人考虑,最终也是为了自己,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把对方当自己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一种情况就是怕对方有损失或感到不适,讨厌自己和不满足自己的需求。 还有就是人的欲望是…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人或多或少都有,这原本是正常的,只是如果严重到影响了心理健康,就需要分析和调节。这其实源自竞争关系,人和人之间哪怕是兄弟姐妹,都存在着资源的竞争,比如在一个家里哪个孩子更被钟爱,再比如在学校里,优秀的孩子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和照顾,在大学里还能获得奖学金,不如别人则会得不到这些。 这也被称作…
-
心理疾病是因解决而存在的
如果只想着消除症状,心理疾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和顽固,因为症状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观念,忽视自己的情绪,坚持自己的观念,却只想消除症状,这不仅做不到还会适得其反。比如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威胁,又没信心和能力打败和控制别人,而内心不安身体紧张,出现高度敏感的相关症状,想直接消除症状除非把自己彻底改造成机器。 其实很多…
-
心理疾病背后的人际问题
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而有很大一部分的负面情绪来自于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处理不好和别人,特别是父母与上级的关系。一方面在关系中依赖别人,担心被忽视和嫌弃,从而迎合与讨好别人,导致别人需索无度,最终自己会逃避或破坏掉这段痛苦的关系。再一方面就是感觉总被别人打压和欺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受害者。 其实是因为没有看…
-
为何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有些朋友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难受,这是因为与他人形成了比较和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周围他人都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人,他们比自己强就意味着自己被打败了,被打败之后就会被群体边缘化,也就是被嫌弃甚至抛弃,再或者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会被别人抢走,自己会活不下去和没有未来。 基于这种心态,就会…
-
如果你在关系里总是受害者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受害者,那不好意思,对方也会认为他是受害者,所有的攻击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也就是防御性攻击。没人会觉得自己是坏人,只会觉得有坏人要打败和剥夺自己。这种敌对关系不会存在有效沟通,误解只会越来越深,敌意也只会越来越大。不妨先拉开距离,等敌对情绪都缓解了再好好沟通。 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