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

  • 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定位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自己放在弱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就总会期待对方关注、在意、关心和照顾自己。往往对方并不能看到或并不在意自己的情感需求,自己就会感到不满和怨恨,也会担心自己被忽视或嫌弃,进而指责、抱怨、控制、抗拒或回避他人。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能力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也就是不能看到和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很多人际交…

    2023-10-19
  • 喜欢和爱的真正含义是需要

    “我喜欢你”和“我爱你”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我需要你”,人只有在被需要时才会被喜欢,所以永远不要忘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但即便自己能力再强,却总是伤害他人,也一样会被人讨厌,所以也要永远记得善待别人。 有一些朋友习惯了采用迎合与讨好的方式,获取他人的照顾,因为这种方式曾经对自己的父母非常有效,是自己获取生存资源…

    2023-10-05
  • 看到并疏导问题背后的情绪

    有一些朋友,一旦感受到被不公平对待,就会感到非常屈辱和愤怒,而控制不住的发动反击,导致经常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并感到焦虑。在我看来,不公平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如果非要坚持对错,会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做法是选择接受和适应。在我看来,当事人最大的问题是:对不公平对待的反应过于敏感和激烈,而产生人际关系和环境适…

    2023-10-04
  • 怎样或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个大命题,要说的内容会比较多,我们在这里先说几个比较核心的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性,人性是自私的,无私也是为了更好的自私,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人不管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都是在趋利避害,要么是在期待什么、要么是在表达不满、要么就是在回避风险和痛苦。这谈不上是非对错,更无所谓好坏善…

    2023-07-12
  • 亲密关系障碍的心理调节

    有一些朋友,在刚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喜欢一个人,但随着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在即将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就总是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外表、言行或性格上的一些小问题,这在别人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而当事人就会感到厌恶、抗拒和回避,并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并且在以后的关系里,当事人还会担心自己伤害了对方或自己受到伤害,而…

    2023-06-21
  •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承认和接受自己或他人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也承认和接受别人不是那么的认可和喜欢自己,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认可和喜欢别人。人和人的关系是因为互相的认可和喜欢,也是因为互相的理解和接纳。一个团体需要有不同优势的人来弥补各自的缺陷,创造更大的个人和团体价值。 有一个女孩子,和…

    2023-05-27
  • 既依赖又抗拒的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父母过于密切或严厉的管教,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会比较差,依赖性会比较强,会比较听话和顺从。但尽管表面上温良恭俭,内心里的反抗意识却非常强烈,这就导致当事人在亲密关系中既依赖又抗拒。 当事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后,会无意识的迎合与讨好对方,自己单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导致对方无以为报。如果…

    2023-05-20
  • 迎合讨好与回避抗拒他人

    我们过去的家庭亲密关系经验,会影响我们现在的人际交往,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迎合、讨好他人,或回避、抗拒他人。这两种关系模式都会导致“悲剧”的再次上演,重复体验不良关系带来的痛苦,加重心理创伤和阴影。 有一位朋友,她就总是感觉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与人交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别人对自己不够关注、在意、认可和喜爱的时候,就…

    2023-05-17
  • 必须要接纳他人的不完美吗

    有一位女性朋友,无法和男性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原因是她感觉那些男的都太大男子主义,总是想把自己变成其附属品,无法进行平等、真实和有效的交流,不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还总是向自己索取,所以她宁可自己一个人,也不想走进劣质的亲密关系。但她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孤单和无助,需要亲密关系的情感支持。她的心理咨询师一直希望她能走…

    2023-04-10
  • 无私以自私,利他而利己

    人心都是自私的,即便看起来是在为别人考虑,最终也还是为了自己,分享和无私的意义就在于:首先主动付出以满足他人的需求,那么他人也会向自己分享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无私是为了更好的自私。就有一些朋友经常说别人自私,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选错了关系对象,对方只知道索取不懂付出;自己不懂或很少付出,欲求不满。 破坏人际关系的几…

    2023-04-04
  • 我们要通过关系来认识自己

    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往往会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而自欺欺人,如果脱离了人际关系,或者过于固执己见,难以理解和接纳他人的看法,则容易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困局。对问题错误的解释和归因,使后续的行为无效,甚至越努力越失败。因此,我们需要向外建立关系和与外界交流,以获得看待问题不同的视角和应对问题新的方式。 但往往因为过去的关…

    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