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
-
把别人当成敌人,才会恐惧
我们害怕一个人,接受不了ta比自己强大,会嫉妒ta和感到自卑,是因为ta是自己的敌人,或者自己把ta想象成了敌人即假想敌,ta强大了会威胁到自己,只有ta比自己弱小,自己能够打败和控制ta,我们才会感到心安。 如果ta是自己人,即我们真正的家人或朋友,ta越强大,我们就越感到高兴和安全。那为何有的人对自己的家人和…
-
如何与控制欲很强的人相处
为何有的人控制欲那么强?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第一类人,敢于承认和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也相信别人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自己也能够理解和接纳别人的不足,这一类人比较好相处。第二类人,不敢承认也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并且认为别人也会因此而嫌弃、遗弃甚至杀死自己,也不能理解和接纳他人的缺点,这一类人比较难以相处。这种不同,…
-
别人的好坏,也在我们自己
别人是好是坏,会怎样对待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他,和如何与之相处。 为何这样说呢?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在意和欣赏你,以尊重、真诚的方式与你交往,并且懂得为你考虑,能够在意你的感受和满足你的需求,你会怎么看待和对待他呢?你会知道:伤害他就是伤害自己,善待他就是善待自己。 如果自己可以在…
-
怎样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指挥、挑剔、评价和指责别人—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原因主要有三点: 1.ta自己闲着没事做,没有存在和价值感,但又嫉妒别人的优秀和成就,于是就总是盯着别人挑别人的毛病。也就是说,ta是在通过挑剔和评价他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打发自己无聊、空虚的时间,获取存在和价值感…
-
不断被重要他人抛弃的夙命
有一类内在的亲密关系模式,是这样的:因为担心对方会抛弃自己,而各种回避和控制对方,为了验证对方是否会讨厌和离开自己,是否还爱着和对自己忠诚,而不停的苛求、挑剔和指责对方,对方会感到压力山大,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渐渐的疏远、排斥和离开自己,这种“被抛弃”的经验,会使当事人的内心更加缺乏信心和感到焦虑。 经历过几次这样…
-
会破坏亲密关系的表达方式
会破坏人际/亲密关系的思维、行为和语言表达方式有: 1. 经常迎合和讨好他人,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这样做尽管能够快速的建立关系,但会使对方需索无度,使自己感到越来越疲惫和压抑,最终自己会情绪爆发伤害对方,或者会默默忍受,带着不满和怨恨排斥对方。 2. 超理智,经常讲道理,试图控制他人,想要说服他人认可和听从…
-
学会自我反省和与人为善
有一些朋友,似乎和什么人都相处不来,却又总是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有时候也会显露出对他人的看不起和排斥,也会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体现为人际交往、亲密关系困扰或社交恐惧症。说到底还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在关系中总是比较、评价和对立,争强好胜,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也不允许自己不如别人,不自觉…
-
依赖和抗拒的人际交往模式
她不敢接触不熟悉的人,特别是看起来比较严肃和脾气不好的人。她说自己缺乏自信和勇气,容易讨好别人,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怕说错话,担心引起矛盾和别人的敌意,担心别人看出来自己和他们不一样。自己会觉得别人矫情、世故。曾经有一个朋友,自己感觉她比较圆滑,自己有时候又离不开她,她给了自己很多帮助,但自己并不信任她,因为她除…
-
比较、评价和对立的关系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比较,和兄弟姐妹比,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和同学比,和同事比,和朋友比,也总是在被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与所有的人都形成了内在的对立关系。也就有了所谓的自卑与自信,当我们比别人强,或者达成了自己的期待时,就会感到自信和快乐;而当我们不如别人,或者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就会感到自卑与痛…
-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首先是明确关系的性质,大体上分为三类:平级、下上级、上下级。比如和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就是平级,和父母、老师、领导的关系就是下上级,和子女、学生、下属的关系就是上下级,不同的关系定位不同。在平级关系中要注重平等、交互和相互制衡,对上级要以尊敬和服从为主,对下级则以关爱和权威为主。 平等和交互的原理和做法:人和人…
-
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定位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自己放在弱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就总会期待对方关注、在意、关心和照顾自己。往往对方并不能看到或并不在意自己的情感需求,自己就会感到不满和怨恨,也会担心自己被忽视或嫌弃,进而指责、抱怨、控制、抗拒或回避他人。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能力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也就是不能看到和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很多人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