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惊恐障碍发作会导致猝死吗

    有这样一位朋友,总是担心自己会因为过度紧张和心跳过快而猝死,然后就是回避各种会导致猝死的可能性,但陷入了越回避越紧张的恶性循环,就是在感到紧张时担心自己会猝死,但又放松不下来,越担心就越紧张。很多有惊恐障碍的朋友也是如此,在感到焦虑后,担心自己会晕倒或猝死,越担心就越焦虑,导致惊恐发作,出现濒死感和窒息感。但实际…

    2023-12-10
  • 焦虑、疑病和恐惧的症状

    大部分心理障碍的背后都是焦虑和恐惧情绪,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是担心不好的可能性会发生,从而回避、控制与对抗,根据应对方式的不同,分别形成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或抑郁症。以回避为主是焦虑、疑病和恐惧症,再加上过多的控制和对抗就是强迫症,在回避后失去希望倾向于放弃自己和生命是抑郁症。 焦虑情绪和心身症状:胸口发…

    2023-12-03
  • 焦虑症、疑病症和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没有固定或特定的对象,体验为莫名的焦虑;有特定对象的焦虑通常是担心自己会犯错、失败、生病和痛苦,担心别人会忽视、拒绝、看不起和嫌弃自己;担心生病就是疑病,比如担心自己得心脏病、癌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惊恐障碍是急性焦虑发作,是消极思维和不良生理反应的极速恶性循环,通常来的快去的也快;特定对象的恐惧,如对…

    2023-11-30
  • 因为焦虑所以焦虑的循环

    有一些朋友,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然后对号入座,把自己“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甚至还担心自己会精神分裂,每天焦虑着自己的焦虑。也有一些朋友,去医院找医生做了评估,被诊断为某某症,就开始担心自己好不起来,心理问题的标签甚至比心理问题本身给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这都是因为对心理问题的不理解和排斥。 所以我们首…

    2023-11-29
  • 焦虑情绪导致的躯体症状

    焦虑情绪会引发很多的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紧、胸闷、心慌、呼吸短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这些心身症状有时会被当事人误认为是身体疾病,去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无果后,才认识到这些是焦虑症状。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主要包含有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恐慌和着急等情绪感受。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

    2023-11-26
  • 我们每天到底在焦虑什么?

    在焦虑什么,就看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功就会担心失败,想要健康就会担心生病,想要被他人喜欢就会担心被他人讨厌,期待越高担心也就越多,也就越焦虑。如果有人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多半是在自欺欺人,或者是在通过否认来压抑自己的欲望。可是不承认并不等于没有,因为即便是自然界里的动植物,也需要良好的生存与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

    2023-11-20
  • 焦虑症和疑病症能治好吗?

    焦虑和疑病的朋友,通常会有一个担忧,就是担心自己的焦虑症或疑病症好不了,并为此感到焦虑,有时这还是焦虑的主要原因,这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恶性循环:因为担心自己会焦虑而焦虑。而这种持续递增的焦虑,也会加重紧张情绪的躯体症状:胸闷气短、头晕脑胀、身体僵硬、肠胃不适、胡思乱想和失眠多梦等,引发更多的担忧。 这种担心和焦虑…

    2023-11-19
  • 内心里的期待、不满和担忧

    很多朋友之所以焦虑,是担心自己会犯错、失败、生病或痛苦,在这些担心的背后,是对正确、成功、健康和快乐的渴望,也伴随着对当下生活现状的不满。期待越高,不满和担忧就越强烈。比如有一位朋友,很想通过研究生考试,不能接受失败的可能性,为此非常焦虑,焦虑所引发的症状影响了其生活和学习,导致其无法专心备考,使其连续两次研究生…

    2023-11-16
  • 拖延而又急迫的焦虑性格

    焦虑的朋友们有这样一个特点: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就开始担心(犯错、失败、生病或痛苦),然后拖延,试图回避风险和痛苦,这样只会越来越焦虑,然后急迫的想要消除焦虑或解决问题,这样做通常会挫败(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越困难的事情越需要时间),导致能力感、自信心和安全感进一步丧失,生活范围收缩和承受能力减退。 举个例子来说:…

    2023-11-13
  • 想要努力,却不知道做什么

    想要努力,但却不知道做什么,这是很多朋友的生活状态,就只能继续无所事事或延续原来的生活方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方向和目标不够清晰,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想要的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再一个是思路不够开阔,发现不了新的出路,只能不断重复过往的生活方式;第三个是习惯成自然,习惯于以…

    2023-11-10
  • 焦虑情绪和症状的心理调节

    有焦虑症的朋友,首先会选择药物控制,因为他们想要消除焦虑情绪和症状。有一些朋友在使用药物后情绪得到了改善,然后回归现实,在生活中慢慢的改变了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焦虑症就得以康复。也有很多朋友,只是单纯的靠药物控制症状,认知和行为没什么改变,看不清自己,也不敢面对现实,一如既往的灾难化设想,回避风险和痛苦,焦虑症就…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