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焦虑就是在焦虑自己的焦虑
焦虑的朋友通常是在焦虑着自己的焦虑,也就是担心自己会焦虑。担心会有症状和痛苦,担心好不起来一直难受下去。于是就会陷入回避和控制的恶性循环,急于摆脱和消除。但发现自己找不到任何方法快速和完全的消除焦虑,反而越排斥就越严重。也就越急于摆脱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从认知层面说,就是觉得焦虑是不好、不对和不应该的…
-
焦虑和躯体症状的心理调节
焦虑情绪会引发很多躯体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和肩颈僵硬,再如肠胃功能紊乱、恶心甚至呕吐,再如头晕脑涨、胡思乱想和失眠多梦。这些症状和不舒服会让人本能的排斥,还有的当事人会误以为自己得了身体疾病。抗拒症状却又无法控制与消除,会让人内心烦躁、极端和急于求成。比如想找一种方法快速摆脱症状和痛苦,很多患者就靠精神类药…
-
担心说错话和做错事的调节
有一些朋友担心说错了话,导致别人不高兴和讨厌自己。还有一些朋友担心做错事,导致自己失败或发生危险。想要避免犯错,但却总是做不到万无一失,还是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出错。实际上任何人都做不到绝对的正确和安全,也就是说说错话和做错事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事人之所以那么焦虑和恐惧,是因为陷入了回避的恶性循环。越回避越感觉自己脆…
-
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心理调节
对未来感到焦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到了某些人生的关键时刻感到迷茫和不安,再一种是想到未来就没信心和焦虑。如果只是暂时焦虑,需要对自己要面对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做好分析、判断和计划,并且付诸行动做好准备和选择,这样就能缓解焦虑。但不要想着彻底消除焦虑,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焦虑无法被完全消除,再一个适当的焦虑也会让人更有…
-
心理问题背后的思想观念
有位朋友总是担心自己会焦虑,和焦虑好不起来,为此一直感到焦虑。他也知道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但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回避和抗拒。其实行为背后是认知,也就是认为焦虑不好所以才会抗拒。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回避自己认为有害的东西,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所以只有改变了对于焦虑的认知,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接受,从而打破恶性循环好…
-
担心焦虑和难受的恶性循环
有位朋友刚开始担心自己会失眠,为此感到焦虑和难受,后来变成了担心焦虑和难受本身,可是越担心就越焦虑和难受,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一般人都会有焦虑和难受的时候,如果能接受和不抗拒,就会自然的过去,不会形成心理问题。但如果抗拒却又改变不了,就会因为感到失控和无力而更加痛苦。所以说痛苦的本质就是抗拒,因为抗拒而痛苦,越抗…
-
焦虑和恐惧的背后的期望
焦虑和恐惧的背后是灾难化设想,而灾难化设想的背后是敌对关系,这怎么理解呢?比如担心和害怕别人伤害自己,那别人为什么要或者能伤害自己呢?因为对方很邪恶很强大,那为什么自己会把别人想象的这么坏和可怕呢?因为在自己的内心里与他人是对立关系,总要分个对错和好坏,为了不让自己痛苦,只能是别人的错。那为什么会是对立关系呢?因…
-
焦虑和恐惧的深层心理调节
焦虑和恐惧起源于对解决问题的无力和迷茫,比如想要摆脱风险、痛苦和症状,却无能为力和越陷越深,怎么理解呢?比如有位朋友问怎样才能不空虚,也就是想摆脱空虚,其实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因为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负向的,只会恶性循环而越来越空虚,如果换个努力的方向就变得容易实现,那就是如何才能充实起来。 其中有个不太好理解…
-
心理疾病是在怕自己不重要
有很多朋友的症状背后的恐惧,是怕别人会看不起和嫌弃自己,以及担心被人忽视、拒绝、否定、指责和嘲笑,甚至担心被人监视和迫害。那么问题来了,别人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呢?因为自己很重要很特别吗?每个人都很忙也都只关注和在意自己,我们在别人心里约等于不存在,也就是不重要和没价值,除非对方有求于自己或者恨自己。 其实很多朋友是…
-
情绪躯体化症状的心理调节
常见的情绪躯体化症状,有头紧头重、呼吸困难、表情和眼神不自然,还有肩颈僵硬、肠胃不适、容易疲惫,还有失眠多梦、注意力涣散等。躯体化症状无法被直接消除,需要改善背后的情绪才能减退,而且情绪和身体反应也是一种习惯,无法短时间内完成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的心态调整,和放松、愉悦身心,才能改变情绪和身体的反应习惯。 其实普通…
-
焦虑和胡思乱想的心理调节
有位朋友说自己总是胡思乱想,什么都干不成,整个人处于很焦虑的状态,问我还有救吗?我回答有救的,他接着问该怎么自救?我瞬间感到压力山大,倒不是说问题不能解决,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存在什么简单和直接的方法。首先就得搞清楚原因,比如是在担心什么?因为什么而担心?解决了担心或担心的问题,才能不焦虑。 一般来说是期望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