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
心理障碍背后的灾难化设想
心理障碍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背后的灾难化设想,那为什么非要把别人和事情往坏处想呢?首先是思维习惯,也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越回避越感觉自己脆弱和无能,也就越容易往坏处想。同时有情感因素,就是在内心里对自己、他人和生活不满,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使人往坏处想。而不满来自于期待落空,比如期望万事如意和事事顺心,结果却…
-
为何总是害怕被忽视和否定
有些朋友非常害怕被别人忽视和否定,也包括担心被人指责和嘲笑,特别是领导和强势的人,甚至会有濒临死亡般的恐惧。还有的朋友感觉别人清嗓子是在针对和侮辱自己,是在对自己吐口水,为此还感到屈辱和愤怒。这种被攻击和伤害的感受,必然会引发防御性攻击也就是反击,但又没有信心和勇气打得过别人,担心被报复和进一步伤害,为此加重了内…
-
心理问题的解决之调整心态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和状态不好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就是会有一些症状出现。比如见了人紧张不自然,对他人的言行会过度敏感,回避他人和社交场合。再比如容易感到担心、害怕和紧张,肩颈僵硬、胸闷气短和心悸心慌,胡思乱想和睡不踏实,再比如会有一些消极和悲观的想法,再比如没有安全感和容易应激。心理障碍者和正常人的不同,就在于出现这些…
-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所需时间
经常会被求助者问到采用什么心理治疗方法,这个问题其实我不好回答,十几年前我比较热衷森田疗法,后来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后来是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的相关疗法,再后来是认知行为疗法,之后就没有了固定的方法,都是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或进行认知调整,或行为脱敏训练,或探索潜意识和情感疏导,或倾听、理解和支持,引导求助…
-
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
心理问题和症状的背后是情绪,如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负面情绪会引发躯体症状,以及思维和行为的异常。当事人通常想找方法直接消除症状,即便看到了症状背后的情绪,也是想找方法直接消除负面情绪。其实负面情绪首先需要被安抚,情绪平静之后讲道理才会有效,试图直接消除情绪或用道理说服情绪,都会造成情绪的压抑和反弹。 情绪被压…
-
心理问题和症状背后的情绪
心理问题和症状背后是负面情绪,最常见的是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这些情绪会让人的思维和行为消极,如因为担心和害怕而回避与控制,因为难过和生气而排斥与攻击。这些情绪还会产生躯体症状,如心悸、心慌和肠胃不适,如胸闷气短和肩颈僵硬,如注意力涣散和胡思乱想,再如失眠、多梦和容易倦怠,这些症状也会让人感到痛苦。 因为担心和…
-
恐惧症治疗中的渐进式脱敏
恐惧症患者害怕什么的都有,根据恐惧内容和缓解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心理问题,害怕犯错、失败或说不清害怕什么,并且伴随躯体症状,就是广泛性焦虑症。害怕生病或猝死就是疑病症或惊恐发作,通过穷思竭虑或反复检查缓解恐惧,就是思维或行为强迫症。不管何种恐惧都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就是越回避越恐惧,越恐惧就越回避。 回避就是采取…
-
破防(防御机制)不破不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采用一些防御机制,以消除内心的不适感和痛苦。比如回避让自己感到危险或不适的人事物,否认已经发生或真实存在的自己不想接受的,试图控制自己、他人和事情,敌对和攻击自己或他人,还有就是通过幻想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和逃避痛苦。但如果这些防御机制过度运用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反而更难适应生活环境。 总是回避和…
-
心理治疗中条件反射的改变
心理问题往往会与环境形成条件反射,比如见了某类人就紧张,一看书就难受,躺在床上就精神。条件反射原本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来的能力,为的是快速做出反应以逃跑或战斗,之所以会成为心理问题,是因为客观上不应该或者没必要应激,总是反应过度反而影响了对环境的适应,所以就需要改善或者重建相关的条件反射。 我们先以进入卧室躺…
-
愧疚感或羞耻感的心理调节
愧疚感和羞耻感是一种被否定和嘲笑的感觉,并且会认为是自己错了和丢脸了,这也是曾经被训练出来的,就是在有了某种诉求或做了某件事情之后,被重要的人否定或指责了,只是指责的方式并非简单的攻击和打压,而是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很丢脸,只有不这样做才能被喜欢和尊重,也类似于要管好自己不要让别人操心。 所以在出现…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人或多或少都有,这原本是正常的,只是如果严重到影响了心理健康,就需要分析和调节。这其实源自竞争关系,人和人之间哪怕是兄弟姐妹,都存在着资源的竞争,比如在一个家里哪个孩子更被钟爱,再比如在学校里,优秀的孩子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和照顾,在大学里还能获得奖学金,不如别人则会得不到这些。 这也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