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是因解决而存在的

如果只想着消除症状,心理疾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和顽固,因为症状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观念,忽视自己的情绪,坚持自己的观念,却只想消除症状,这不仅做不到还会适得其反。比如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威胁,又没信心和能力打败和控制别人,而内心不安身体紧张,出现高度敏感的相关症状,想直接消除症状除非把自己彻底改造成机器。

心理疾病是因解决而存在的

其实很多心理疾病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核心是担心自己被他人忽视和拒绝,表现为怕不如别人和被看不起,见了比自己强的人就紧张,回避社交场合就是社恐。担心犯错、失败和生病,就是焦虑或疑病。试图直接控制和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与症状,导致越压抑越反弹,就是强迫症。双相则是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想法和情绪极端,高度敏感易激惹。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点,一个是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第二个是接受别人不爱自己。如果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比自己强,自己可以向他们学习与寻求帮助。但如果把别人都当成对手,觉得比自己强就会威胁到自己,敌对他人,再或者觉得自己弱小别人就应该主动帮助自己,失望而怨恨他人,就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并导致负面情绪和心身症状。

也就是说需要重新理解人际关系,并学习合理有效的相处方式,从而满足自我需求,进而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首先就是化敌为友,需要看到、理解和接纳他人的需求与所谓的缺点,人就是贪婪和自私的,自己也不例外,这就是人性,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不会干,只有看到对方的需求和给与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

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有的朋友会觉得自己很弱,没有什么能给对方的,反而对方应该同情自己,多给自己一些。这么想的本质是不想辛苦付出只想收获,还想被看重和尊敬。即便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对方也有需要自己的时候,并支付给自己报酬。而且人还可以学习而进步,那些成功人士也是先学会了当孙子才当上爷的。

当然也存在个别目光短浅想少付出多收获的人,这种人就不适合建立关系,最好的做法就是敬而远之。但如果已经在合作关系中吃了亏,要敢于拒绝和反击,尽管会破坏关系,但这样的关系不要也罢,而且会更有利于以后的人际交往。也有人会说,如果人际关系就是利益交换真的没意思,自己不喜欢,其实这样想的本质就是为了少付出多收获。

如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自我调节,建议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5-03-14 09:42:28
下一篇 2025-03-17 09:25:32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