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的心理分析方法

心身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背后是对立和抗拒,抗拒的背后是不满和怨恨,不满的背后是情感需求。

首先,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比如由担心引发的焦虑或疑病症,由难过引发的抑郁症,由害怕引发的恐惧症,以及焦虑、疑病和恐惧症的升级版强迫症。也包括人际和亲密关系、学习或工作、环境适应等一般的心理问题。

其次,负面情绪的背后是抗拒。如果我们与周围环境是融洽、和谐的,便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而如果周边关系是对立甚至敌对的,便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也包括与自己的情感需求、情绪、身体反应和症状的对立。

由表及里的心理分析方法

其次,抗拒的背后是不满,因为环境、他人、事情和自己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感到不满和怨恨,并形成对立关系。比如自己犯错、失败、生病和痛苦,再比如他人忽视、拒绝、否定、嘲笑、讨厌和排斥自己。

最后,不满的背后是情感需求,需要自己正确、成功、健康和快乐,需要他人关注、在意、尊重、理解、接纳、欣赏和喜爱自己。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满和怨恨,产生回避、控制和对抗的行为,对抗又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引发心身症状,又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心身症状形成对立,进入回避、控制和对抗的恶性循环

这种倾向于对立的关系,来自早期在和父母的关系里形成的关系原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忽视、挑剔、苛责和打骂,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会非常叛逆,叛逆就是抗拒的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这种和环境、他人的对立,会让自己遭受到很多的打击与伤害,就会形成心理创伤和阴影,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就会经验性的担忧和回避。

一个孩子与父亲对立顶多是会挨打,会有焦虑和恐惧,但不会那么强烈。和母亲的对立则会产生类似于面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一个孩子如果被母亲抛弃就直接会面临死亡。由和母亲的关系原型所形成的内心恐惧和心理障碍也会更加严重。在我看来,绝大部分人努力奋斗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而这个“他人”的原型就是父母。

由表及里的心理分析方法

解决的方向就是提高自我功能,协调内部(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改善外部的关系。通过内、外部关系的改善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具体要怎么做呢?就是与他人形成爱的交互,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人,然后主动追求和付出,如果自己的付出是对方所需要的,对方也喜欢自己,那么自己也就能够获得渴望已久的爱的满足。

而如果自己的付出不是对方所需要的,对方也并不喜欢自己,那就是不适合自己的人。不必强求,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付出的越多就越感到痛苦。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去努力迎合、讨好那些永远都不会喜欢自己的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些适合自己的、会喜欢自己的人身上,便会有丰厚的回报,也就更容易获得满足。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QQ和微信 11570968

本站原创文章,作者于飞,欢迎转发,请务必在文章显著位置注明来源。本站的关键词之一并加超链接:心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或心理测试。请尊重原创,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9)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3-12-13 08:05:16
下一篇 2023-12-26 08:01:43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