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求助者找到我的诉求是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在此之前当事人已经尝试过很多的方法,但均以失败告终。我要做的是引导当事人面对自身痛苦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过高和不切实际的期待、未经表达并压抑在内心里的不满和怨恨、对未来(基于灾难性设想)的担忧,以及某些障碍性的观念和不良的思维、行为习惯。
当事人面对自己的内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很多当事人已经习惯了逃避痛苦,缺乏耐心和勇气去面对痛苦背后的真正原因。如果当事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期望,适当的降低,使之更符合客观事实,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实现;看到自己内心里的不满和怨恨,并进行合理的表达,学会保护自己和拒绝再次被伤害;看到自己的灾难性设想,并与之拉开距离,成为一个观察者。也就不会再有那些情绪问题和身心症状。然而大部分的当事人就只想要直接、快速的消除负面情绪和症状,陷入了回避、控制和对抗的恶性循环,不愿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获得成长。
为何面对痛苦就会成长呢?因为正是经验和观念的滞后性引发了心理问题。在当初面对变化和迎接挑战的时候,当事人拒绝改变,仍试图以原来的方式解决问题,遭受到现实性的挫败和打击,仍然拒绝改变,就一直痛苦,当事人就从解决外部问题转到消除内部痛苦,并且越消除就越痛苦,形成一个无解的问题,问题就因解决而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无助和依赖,很多当事人会试图通过信仰、药物和心理疗法摆脱痛苦和症状。
然而,唯有先接纳痛苦,回归生活,在观念和思维、行为方式上做出改变,解决现实问题,负面情绪和症状才会真正的减退。改变的前提是觉察和认识自己,这就需要突破自我局限,看清问题的存在原理,进而减少自我欺骗、回避、控制和对抗,学会面对和承担,觉察并转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学习/工作问题。心理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当事人认识和理解自己,减少自我欺骗,从自己编织的困境里脱离出来,逐步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现实生活。后续再和当事人一起探讨解决现实问题(人际/亲密关系、学习或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尽管当事人嘴上说着想要尽快的解决问题,但每当触碰到问题的根本,当事人就会快速的回避和抗拒,这是因为当事人所谓的“解决问题”其实还是消除痛苦和症状,而非面对、认识自己与现实生活。当事人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现实世界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当事人最需要的其实是理解和认同,当事人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想要控制、改变别人和这个世界。如果心理咨询师按照当事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去解决问题,也会陷到同样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如果心理咨询师要把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强加给当事人,又会遭到强烈的阻抗。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先以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尊重、理解和接纳当事人,在和当事人达成一致,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后,再尝试引导当事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尝试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许到最后,当事人并未改变这个世界,只是学会了合作。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QQ和微信:1157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