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
-
我们痛苦是因为必须要怎样
我们的痛苦来自于必须要怎么样和绝对不能怎么样,比如:必须要正确与成功,绝对不能犯错和失败;必须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接受,绝对不能被否定和拒绝。如果做不到就会责备自己或怨恨他人,甚至全面否定自己或敌对他人、反社会。而且越失败就越想要成功,越被嫌弃就越想被人喜欢,而变得更加执着,在痛苦的恶性循环里不能自拔。 这并不是说…
-
为何你总是感觉不如别人?
经常看到有心理困扰的朋友说:我的要求很简单,我只想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每天快快乐乐,能够愉快的和人相处,可以专心的做事情,可我却连这些都做不到!并为此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更加自卑和痛苦。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普通人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些,而心理障碍者却做不到,然后才能明白如何成为一个普通人。 首先,心理困扰者确实比普通人更难…
-
为什么我接纳了还是痛苦?
有些朋友在寻求心理障碍解决办法的过程中,知道了接纳,然后就开始接受自己,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跑来问我:为什么我接纳了,却还是那么痛苦?我说:谁告诉你接纳了就不痛苦的?很明显他们是把接纳当成了消除问题和痛苦的工具了。然而痛苦的本质就是抗拒,越对抗什么就越痛苦,当然也包括试图消除痛苦本身。 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一个是…
-
比较之心是自卑和痛苦之源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比较,小时候被长辈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哪些方面比别人强,哪些方面不如别人,甚至是以否定、贬低、指责或嘲笑的口吻做比较。上学以后也是要考试,有成绩排名,名次靠前就会被称赞和重视,成绩落后就会被他人瞧不起,也就有了自卑、嫉妒等思想观念和情绪感受。比较的内容有长相、健康、能力、财富、地位和性格等,丑陋…
-
对失败和痛苦的归因问题
人们对于自己的失败和痛苦会进行归因,长期处于低谷的人,他们很少能够认知并承认自身的问题,他们通常会归咎于外部环境和他人的不利影响。这是一种逃避责任和痛苦的归因方式,因为承认自己有问题会让自己更加痛苦,而归因于外界他人则可以让自己获得痛苦的有效减轻。甚至这种痛苦会转化为对外界他人的愤怒,进而在言语和行为上攻击他人,…
-
烦恼即菩提,痛苦即觉醒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和痛苦,因为人有欲望,就会担心得不到满足和失去,也会因未被满足而感到不满、怨恨和愤怒。比如想要成功就会担心失败,在失败后就会自责而痛苦。再比如想要得到某个人的爱,就会担心对方会拒绝和嫌弃自己,也会因为被嫌弃而感到自卑和消极。那么怎么才能解脱烦恼和痛苦呢?那就是降低欲望,也就是接受失败和被拒绝。而且…
-
对风险和痛苦的关注与放大
小李和小张是同事,两个人做一样的工作,而且两个人都比较有上进心,都想获得成功,也都担心会犯错和失败。但两个人应对压力的方式却不相同,小李回避犯错、失败的风险和痛苦,密切的关注犯错、失败、痛苦的可能性,做事情谨小慎微,回避、被动和拖延。而小张理解、接纳和承担风险与痛苦,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正确和成功,更多在关注正确和…
-
除了自己没人能使我们痛苦
有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这个故事反应的是过度自恋,爱自己,为自己殉情。实际上,在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自恋不足的,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不想做自己、想成为别人那样,想重新再活一回。 网络上有一个调查:如果有一…
-
强迫症是在隔离风险和痛苦
强迫症患者是在追求理性和控制,让自己没有情感,也就不会受到伤害和承受失去,是在隔离风险与痛苦。 比如有一位朋友,有洁癖强迫症,具体的表现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污染源,担心自己污染了父母,而隔离他们,她其实并不是怕脏,也不是爱干净,她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别人看来是脏乱差的,而且她在自己认为“脏”的环境里反而比较轻松自在,只…
-
越是抗拒的,越会持续存在
心理层面有一个定律:越是抗拒的,越会持续存在。 我们来做个实验:现在请你不要想到苹果,一定、千万不要想到苹果。结果怎么样?越是不想想起,就越会想起。就好比一些失恋的人,拼命的想忘记对方,却记得越来越牢固;越是怨恨对方,却总是能想起对方的好。 对于我们的负面情绪也是如此。在感到紧张的时候,如果不允许自己紧张,排斥、…
-
面对内心的痛苦才能成长
大部分求助者找到我的诉求是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在此之前当事人已经尝试过很多的方法,但均以失败告终。我要做的是引导当事人面对自身痛苦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过高和不切实际的期待、未经表达并压抑在内心里的不满和怨恨、对未来(基于灾难性设想)的担忧,以及某些障碍性的观念和不良的思维、行为习惯。 当事人面对自己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