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风险和痛苦,大部分人对风险和痛苦的敏感度比较低、耐受性比较高,所以可以比较安心和舒服的活着。而有个别的朋友,生来对痛苦的敏感度比较高,也就是更敏感和细腻,更容易感受到痛苦,而且对痛苦的耐受性也没有得到提高,一有不舒服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另外,对风险和痛苦的耐受性也是可以退化的,就有一些朋友,一遇到不舒服就回避,久而久之,脱离现实生活,陷入主观想象的虚妄世界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脱离现实客观情境,主观得感到抑郁、愤怒、焦虑或恐惧,并产生一系列的心身症状。
大部分心理障碍的形成,是在一开始遇到了现实的人际关系、情感、学习或工作的困扰,一时无法面对和解决,产生了回避和抗拒倾向,试图控制和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受和心身症状,回避并持续关注、放大风险和痛苦,陷入了回避的恶性循环,越回避越失败、自卑和焦虑,越焦虑就越回避。回避在一开始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快速的缓解痛苦,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遇到风险和痛苦就会反复的思虑或检查,形成焦虑或强迫的上瘾症状。
回避的越久就越难以面对、解决或接纳,也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起能力感和自信心,降低对风险和痛苦的敏感度,提高耐受性。然而越是严重的朋友,越是想要找到某种灵丹妙药以快速摆脱痛苦,也就更加拼命的回避、控制和对抗,在恶性循环里不能自拔。所以,首先需要慢下来,看清楚自己问题的存在原理和形成原因,以及维持和加重问题的因素。重视小的改变,小改变的积累可以带来质的变化,一步一步的面对、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心身症状,循序渐进的去面对、解决或接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慢慢的增强现实感,降低自己对风险和痛苦的敏感度,提高耐受性,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想要的,并且有一定的能力承担风险和痛苦。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QQ和微信:11570968
评论列表(1条)
可以提个问题吗?就是陷入主观臆想的话,会不会有时是陷入在别人的幻想里而不是自己的臆想,比如说太把游戏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