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是在怕自己不重要
有很多朋友的症状背后的恐惧,是怕别人会看不起和嫌弃自己,以及担心被人忽视、拒绝、否定、指责和嘲笑,甚至担心被人监视和迫害。那么问题来了,别人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呢?因为自己很重要很特别吗?每个人都很忙也都只关注和在意自己,我们在别人心里约等于不存在,也就是不重要和没价值,除非对方有求于自己或者恨自己。 其实很多朋友是…
-
受害者思维是心理疾病根源
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或者预感自己即将被伤害,就会产生抑郁、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发心身症状,产生所谓的心理疾病。但其实所谓的被伤害,是人们每天都在面对和承受的,只不过当事人更为抗拒和敏感。比如被忽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忽视,只不过有的人对于被忽视非常的抗拒和恐惧,每天都要靠幻想自己如何重要度日。 比被忽视更严…
-
心理疾病背后的防御机制
人的一切想法、情绪、态度和行为,都是在趋利避害,也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回避让自己感到危险和痛苦的。只是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语言还具有欺骗性,所以才变得无比抽象和复杂。心理疾病的产生,就是源自没有信心和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只想消除自己不想要的,就无意识的采用了回避、否认、控制和敌对等心理防御。 比如有一位朋友,渴…
-
心理疾病是因解决而存在的
如果只想着消除症状,心理疾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和顽固,因为症状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观念,忽视自己的情绪,坚持自己的观念,却只想消除症状,这不仅做不到还会适得其反。比如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威胁,又没信心和能力打败和控制别人,而内心不安身体紧张,出现高度敏感的相关症状,想直接消除症状除非把自己彻底改造成机器。 其实很多…
-
心理疾病康复中重复的力量
心理疾病背后是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还有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与相处方式,也都是一种习惯。而这些习惯来自于过去无数次的重复,比如遇到问题就消极和悲观,感到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行为上拖延和回避,或各种追求完美与极尽控制,周围他人看到自己这样的反应和表现,就经常回避或拒绝自己。 这样的反应和应…
-
心理疾病背后的人际问题
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而有很大一部分的负面情绪来自于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处理不好和别人,特别是父母与上级的关系。一方面在关系中依赖别人,担心被忽视和嫌弃,从而迎合与讨好别人,导致别人需索无度,最终自己会逃避或破坏掉这段痛苦的关系。再一方面就是感觉总被别人打压和欺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受害者。 其实是因为没有看…
-
心理疾病康复中的改变环境
环境刺激会导致负面情绪和症状,也就是因为某些感觉不好的人和事,感到难过、生气、担心或害怕,比如遇到某些人或到了某些环境,就会害怕、紧张和不自然,再比如想到某些事情就会感到担心。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躯体症状,以及思维和行为的异常。环境发生改变,比如对方变得友善,或事情变得顺利,就能改善情绪和症状。 有些环境是可以被改…
-
心理疾病是趋利避害的紊乱
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在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生物世界里,不会考虑什么价值和意义,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和繁衍后代,而这个本能可以帮助生物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同样也是趋利避害的,人的所有思维、情绪、态度和行为,要么是为了得到什么,要么就是怕失去什么,只不过有时候人所追求的,是符合某种内在的价值观念。 其实人的价值观也是…
-
心理疾病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心理障碍和疾病是陷入了回避风险和痛苦的恶性循环,因为曾经的创伤体验或心理阴影,以及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和未雨绸缪的优良品质,对未来充满灾难化设想,总是在避免各种危险和痛苦的发生,越是逃避越感觉那些危险十分可怕,自己无法面对和承受。这种恐惧的感觉还会泛化,联系到类似或相关的其他方面,造成症状泛化。 比如有一位朋友,刚…
-
心理疾病背后的性格基础
心理疾病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性格基础,就是急于求成或者叫急功近利。首先自我期望高,或对他人或事情的期待大,这本来也没什么,通过足够的时间和过程都有可能实现,问题就出在总想一步登天,才会感到压力山大和没信心,进而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出现躯体症状,然后对于负面情绪和症状又要急于消除。 急于达成目标或急于…
-
心理疾病背后的焦虑和恐惧
人的根本命题是生存和发展,就是保障自己的生存安全和未来发展,人类个体是脆弱的,需要获得群体他人的理解、接纳和支持,甚至是崇拜与服从。焦虑是担心需求得到不满足,恐惧是正在受到威胁,抑郁是对被满足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感。比起思维,情绪更像是行为的指挥官。以上情绪会引发个体的战斗逃跑反应,以应对危险发生。 战斗和逃跑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