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的背后是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背后的灾难化设想,那为什么非要把别人和事情往坏处想呢?首先是思维习惯,也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越回避越感觉自己脆弱和无能,也就越容易往坏处想。同时有情感因素,就是在内心里对自己、他人和生活不满,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使人往坏处想。而不满来自于期待落空,比如期望万事如意和事事顺心,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再比如期望别人重视和信服自己,结果却总是遭到他人的忽视和否定。
还有为什么别人要针对自己,自己凡事都是最倒霉的,这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特殊化了,也间接满足了自己对重要和特别的需求,因为只有自己重要和特别,才能及时和到位的满足需求,说白了就是想怎样就怎样,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种为所欲为的需求,和对不如意不顺心的不能容忍,类似于一种自傲或任性,类似于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或天命之女,自己就是主角,享受一切成功与荣耀,有错也都是别人的错,是别人阴谋诡计阻碍自己。
归纳起来所有心理障碍的背后,都是过高或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这种自我期望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当事人却想出类拔萃和与众不同,再一种是相对的,比如自己当前心态和状态都很差,却要求自己必须自信和快乐,也就是不能有负面情绪和症状。这种过高且难以实现的期望,就会产生对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的不满,对自己不满会感到痛苦,为了逃避和摆脱痛苦就会向外归因,也就是都是别人和世界的错,自己是个受害者。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期望呢?这其实是内心世界停留在了童年时期,作为一个小孩子,只有自己对于抚养人足够重要,且是喜欢自己和有求必应的,自己才能安全的活下去,如果抚养人忽视和讨厌自己,自己就会得不到给养和感受不到温暖,是很容易夭折的,也就是有死亡的风险。还有小孩子哭闹是表达诉求的方式,因为语言系统还不足以表达到位,如果连哭闹都不被允许,意味着连请求给养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也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
这就是为什么单纯的倾诉,和被倾听、理解与接纳,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倾诉可能是在哭闹,也可能是在表达感受和需求,如果自己的表达被看到和尊重了,自己就有了被满足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再通过证明自己和讨好他人而活,即便自己没有了依靠,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活下去。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