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一切都有趋利避害和本能,会追求对自己有利和让自己快乐的,回避对自己不利与让自己痛苦的。对于动物来说,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会逃跑,但如果跑不掉则会拼死搏斗。对于人来说,在遇到危险时会有恐惧情绪,预感到危险时会有焦虑情绪,对于危险的第一反应也是逃跑或者反击,这些都很正常而且符合实际需求。
问题就出在这个危险和被攻击未必就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危险和被攻击的程度和性质,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般严重,但还是出现强烈的的焦虑、恐惧情绪,和逃避或攻击的行为,这就形成了心理和情绪障碍。就好比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而社恐患者就可能会感觉到被严重伤害,而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
做为一个旁观者,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总是回避,看起来紧张不自然,或者很容易被激惹而反应过度。他多半是缺乏安全感,对环境的危险和他人的攻击,更为敏感而无限放大。就好比你开了一个玩笑,你自己感觉很正常,而他却表现的局促不安像是无地自容,再或者愤怒的攻击你。他多半已经形成了心理障碍,和他相处要谨言慎行,避免一句话不合适就激活了他的逃跑或战斗反应。当然你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远离他,因为你也不想身边有一颗不定时炸弹。
如果发现自己缺乏安全感,有类似的心理或情绪障碍,首先是要觉察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是不是把事情想的过于严重和糟糕,也就是灾难化设想或认知偏差。至于会有什么样的认知问题,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和情感需求不同,内心的认知加工过程也不同,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我们都是有自我认知局限性的,最好通过可信赖的他人或专业人士,来帮助看清自己。所谓的人要靠自己,并不是要拒绝人际关系,而是要学会与人合作共赢。
对外界人事物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情绪和身体反应就会不同,应对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觉察和改变认知,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有的朋友会说,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对,但还是改变不了自己。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实人会怎么想也是自己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情感需求,人的理性很难战胜情感。我最常说的我一句话就是,从来不是你不能改变,而是你不想。所以需要疏导情绪和情感,并寻求合理且有效的方式满足自我需求。
然后就是,人的思维、情绪、身体反应和行为都是有习惯的,是人的第一反应,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来不及思考就需要快速做出应对,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个很正常,无需自责和焦虑。可以在事后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应对方式,并计划出新的想法和对策,反复学习和自我暗示,并尝试运用于实际生活,久而久之就能成为新的第一反应和习惯。
本文作者于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资深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QQ和微信:11570968
如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参加:心理障碍康复辅导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