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疑病症的心理调节

引言

大部分心理障碍的背后都是焦虑情绪,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或可能性发生,从而回避、控制和对抗。根据应对方式的不同,分别形成了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或抑郁症。以回避为主的是焦虑症、疑病症或恐惧症,再加上过多的控制和对抗就是强迫症,在回避后失去希望,倾向于放弃自己和生命是抑郁症。

焦虑情绪和心身症状

胸口发闷或发紧,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慌、心悸,肠胃功能紊乱、便秘或腹泻,身体僵硬、紧张,表情和眼神不自然,胡思乱想,入睡困难、多梦或早醒。也会感到身体虚弱无力,急迫、烦躁或郁郁寡欢。疑病大都是基于负面情绪的躯体症状,解释和归因为自己得了身体或精神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或精神病,感到焦虑。

也就是说,心身症状的背后是负面情绪,担心或焦虑,害怕或恐惧,难过或抑郁,生气或愤怒

有哪些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焦虑和疑病症的心理调节

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思维的内容主要有解释、归因和评价、推理、设想。解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并进行归因评价自己、他人、事情和环境,推理设想未来。相应的想法会引发相应的情绪感受和躯体反应。

焦虑主要是担心自己会犯错、失败、痛苦和失控,疑病主要是担心自己会生病或发疯,而回避风险和痛苦。

社交焦虑是担心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会被他人发现,担心会被他人忽视、拒绝、否定、嘲笑、讨厌和排斥,而回避他人和社交场合。恐惧是在面对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时候,产生了经验性的灾难化联想,而回避危险和痛苦。

惊恐发作是消极的想法、不良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回避的态度和行为等极速恶性循环,来的快去得也快。

强迫症是试图控制隔离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心身反应,形成内部的压抑、冲突、焦虑和痛苦

核心观念与生活经验

核心观念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和生活环境的基本认识,是自动化思维的依据,我们所有的解释、归因、评价、推理和设想等想法都是基于核心观念产生的。而核心观念来自于过去的生活经验,即亲子关系、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和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如焦虑、疑病和恐惧者会认为自己很容易犯错、失败、生病和痛苦,感觉自己脆弱无力,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和追求自己想要的。认为他人冷漠、自私,不仅不会帮助自己,还会欺骗和侵害自己。

也就是所谓的自卑、胆怯和缺乏安全感,自卑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否定和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是对外部环境的怀疑和不信任。心理咨询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关系和对话,帮助当事人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重建经验和信任

焦虑和疑病症的心理调节

原发焦虑与继发焦虑

原发:内心深处的期望,担心得不到实现;现实生活中学习或工作的压力;自己的比较心,他人的评价和态度。继发:担心自己会焦虑和恐惧发作、出现症状和感到痛苦;担心影响了学习或工作,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

担心、害怕和焦虑、恐惧症状的恶性循环经验性和习惯性的感到担心和害怕,出现了躯体症状,进而担心、害怕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或工作成效,以及他人的评价和态度,而加重了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和症状。

继发的焦虑,可以通过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与症状,而减轻。原发的焦虑,则需要通过培养平等心和平常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感、自信心和勇气,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而减轻。

学会放慢和观察自己

改变的前提是觉察和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心身反应模式,即心身症状和情绪感受、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核心观念和生活经验。培养观察型自我,和自己的想法拉开距离,脱离生活经验对自己的影响,脱离自动化反应

过快的心身反应很容易短路或打结。怎么慢下来呢?

首先可以放慢自己的呼吸和语速,放慢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而放慢自己的思维、情绪、身体和行为反应。

体验放慢和观察自己的过程:放慢和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变化,观察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观察者和陪伴者,看见并允许,理解和接纳。培养平等心和平常心,既不认同也不反对,既不跟随也不抗拒。

就是要弱化是非、对错、好坏、高低、得失、成败乃至生死概念。

接触当下和感受真实

当我们脱离当下的客观现实,陷入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设想的时候,就好像做了一场梦。这就好像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自己看见、听到和感受到的都被自己的认知加工给扭曲了。

对于焦虑、疑病、恐惧和抑郁者而言,这是一场噩梦。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清醒过来,脱离梦魇。

怎么才能清醒过来呢?

就是要联通这个现实的世界,在当下现实里任何的人事物都可以帮助自己回归当下和现实。启动自己的外感官,眼耳鼻舌身,就只是单纯的观察、倾听和感受,不需要任何的解释、归因、评价和推理,就让一切如其所是。体验观察和感受一样物品: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重量、温度、质感等触觉,气味、味道等嗅觉和味觉。

向外延伸,拥抱全世界和大自然。感觉自己和全世界融为一体,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放下控制、顺其自然。

焦虑和疑病症的心理调节

追求所欲和承担责任

担忧和不满的背后是期待,比如希望自己正确、成功、健康和幸福,期待被他人关注、认可、欣赏和喜爱。

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期待呢?

学会体验和享受过程,对于结果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学习、锻炼以提高自己,尊重、理解和接纳他人。

人活着就有生病的风险,做事就有可能犯错和失败,和人交往就有可能被拒绝和否定。承担这些风险和痛苦,追求自己想要的。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建立新的生活经验和观念,逐步养成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外面的世界就是我们的镜子,自己发射出去什么,外面就会反射回来什么。事情的发展正如自己的预期,两个人对彼此的看法会惊人的相似。如果某件事情和某段关系出了问题,要先觉察自己。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QQ和微信:11570968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3-12-12 08:00:42
下一篇 2023-12-19 08:11:44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