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循环
-
强迫症状为何越控制越失控
有很多强迫症状是越控制越失控的,比如余光和皱眉,比如吞咽和呼吸,再比如对声音敏感和注意力涣散,不仅控制不了,还越控制越紊乱。其实一般人在情绪紧张的时候也会有这些症状,他们会意识到这是情绪问题并放松心情,而强迫症患者只想直接控制这些反应,而不允许和否认自己的情绪,越忽视和压抑情绪,情绪和症状就越严重。 有些强迫症患…
-
强迫症的恶性循环与蜕变
强迫症是陷入了逃避的恶性循环,预感到一个危险,想尽办法避免这个危险的发生,排除一切不可控因素。这样就会产生两个后果,一个是越逃避越感到脆弱和无能,无力应对危险的发生,且承受不了任何伤害。再一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失控感,又放大了内心的焦虑,导致症状转移或泛化,这是继发的焦虑,也是强迫症患者的主要焦虑来源。 比如有一位…
-
心理疾病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心理障碍和疾病是陷入了回避风险和痛苦的恶性循环,因为曾经的创伤体验或心理阴影,以及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和未雨绸缪的优良品质,对未来充满灾难化设想,总是在避免各种危险和痛苦的发生,越是逃避越感觉那些危险十分可怕,自己无法面对和承受。这种恐惧的感觉还会泛化,联系到类似或相关的其他方面,造成症状泛化。 比如有一位朋友,刚…
-
心理障碍是回避的恶性循环
心理障碍患者很容易陷入和症状的对抗里,因为觉得是症状影响了自己,导致自己一直失败和痛苦,于是试图消除症状,找遍了各种方法和名医,但最终症状不仅没减轻还更严重了,越严重越痛苦就越急于摆脱症状,恶性循环、越陷越深,直到濒临崩溃、感到绝望,丧失信心而放弃对抗了反而会好一些,但因为想快点痊愈又陷入恶性循环。 症状是无法被…
-
强迫症患者痛苦的恶性循环
强迫症爆发中的患者,总是急于找方法快速消除痛苦,理由是自己要崩溃了,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其实痛苦的本质就是抗拒,越抗拒痛苦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抗拒,恶性循环,再加上急于摆脱痛苦,就会导致痛不欲生。这个时候吃药用最大剂量也是杯水车薪,别人不管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似乎只有一棒子打晕才能停止恶性循环。 比如有一位洁癖患者…
-
道理都懂为何还是好不起来
道理都懂、方法都会,甚至连心理咨询师证书都考下来了,为何还是好不起来?因为你想摆脱负面情绪和症状,你所掌握的道理和方法也都是为了消除问题,所以好不起来。这仍旧是在回避与控制的恶性循环里。心理问题就是因解决而存在的,而且越解决越严重和顽固。那是不是说有心理疾病就没救了,不是的,是解决的方向错了。 所有的症状都来自于…
-
强迫症是对抗的恶性循环
强迫症患者有很强的危机感和对抗倾向,这就包括与自己的对抗,和与这个世界及他人的对抗。强迫症患者首先不能容许自己出现负面情绪和强迫症状,然后是不能接受这个世界和别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有强烈的评判心和控制欲,但又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控制不了,甚至连自己怎么想都无法控制,感到无助和绝望。内心无比焦虑,才会在细节上追求完美…
-
强迫症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以前经常这样劝慰强迫症患者:人活着就是有风险的,就好比吃饭有可能噎死、喝水也有可能会呛死,我们要学会接受和承担这些生活的风险。没想到最近就真的遇到了一个怕吃饭噎死、喝水呛死的强迫症患者,这得是逃避了多久多彻底啊。我尝试开导他,可他一句都听不进去,只想赶快消除痛苦,最后他看找不到方法消除症状就离开了。 回避的恶性…
-
越控制就越失控的恶性循环
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为了保护隐私不包含任何身份信息。 当事人遇到自己在意的人和事就会特别紧张,比如见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就会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这其中的原理是:当期待产生,就是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或者想要永远拥有什么的时候,就会同时产生担忧,就是担心得不到或者失去。当事人的期待特别的强烈和急迫,…
-
越回避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首先是整体的大循环,因为回避生活中的失败和痛苦,而脱离现实,活在过去和未来,为过去自卑,为未来焦虑,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越回避越自卑,越自卑越焦虑,越焦虑越回避,越回避越失败,问题持续的泛化,负面情绪和症状越来越严重。其次是回避的小循环,主要包括两种:在生活中,对他人和社交场合的回避和控制会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在…
-
回避与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
当我们过分在意和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别的信息和感受就很难进来,尽管我们的脑容量无限,但带宽有限,同一时间只能关注和思考一件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有心理障碍的朋友很难听进别人的话并发生改变的原因。 比如有这样一位朋友,当她感觉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自己会生病,然后就想办法消除自己的不舒服和避免生病。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