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 心理分析与调节的整体思路

    人的心理活动简而言之由思维、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进一步细化就是,人的本能结合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现在的情感需求与观念,以及思维和行为习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产生相应的想法,并引发对应的情绪和态度,然后对事情做出应对,消极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通常会得到消极的反馈,成为生活经验,引发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位朋友,成…

    2025-01-25
  • 失眠和睡不好的心理调节

    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包括睡不着、睡不踏实和早醒。这是因为社会内卷严重,人们心理压力大和精神紧张,从本能上就不敢放松警惕。大多数自然界的动物只有浅睡眠,因为它们随时要应对危险的降临,而且它们也不需要深睡眠。但人类如果没有深睡眠,第二天就会有睡眠不足的诸多症状,影响自己的状态和发挥,不利于生存和发展。这就会导致人们本…

    2024-12-24
  • 恐狂和恐艾的自我心理调节

    恐狂或者恐艾患者,通常是在担心不小心接触到病源而被传染疾病,比如不小心被猫狗抓了或咬了,再比如接触到垃圾桶或公共设施。那么问题来了,别人为什么就不怕呢?是因为当事人因为某种原因陷入了回避的恶性循环,试图通过回避风险源避免被传染疾病,当时是觉得安心了,但之后会越来越恐惧和回避,并且还会泛化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

    2024-12-22
  • 交通工具恐惧症的心理调节

    当事人之前有一次坐飞机出现了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恐惧的躯体症状,从此不敢再坐飞机,担心自己会晕倒或出意外。她一开始觉得不坐飞机也没什么,乘坐别的交通工具就可以。但慢慢的发现,坐高铁和地铁都感到害怕,甚至不敢开车上高速,就连平时开车都心慌,再后来坐电梯也感到胸闷。很明显这是陷入了回避的恶性循环。 逃避了最初的恐惧对…

    2024-12-09
  • 心理障碍的自我心理调节

    我喜欢用心理障碍这一概念,主要指的就是神经症,这里面包括强迫症、各类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和惊恐发作等,这比一般的心理问题要严重很多,短期之内无法有效的解决,改变需要时间和过程,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疾病,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也不理想,只能缓解而无法根治。 我们只有对心理障碍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2024-11-26
  • 强迫症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强迫症的背后是某种担心和害怕,而担心害怕的背后是强烈的渴望。如担心失败就是渴望成功,担心生病就是渴望完全的健康,担心被人嫌弃就是渴望被人喜欢。强烈的欲望和恐惧产生强迫症状,且不受自主思维和意志的控制。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试图控制和消除强迫症状,但找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甚至强迫症状越来越严重了,进而感到无助…

    2024-11-19
  • 自我心理分析与调节的方法

    我们首先要知道心身反应的基本过程,以过去的生活经验开始,形成了现在的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核心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感受习惯、态度和行为习惯、做事和与人交往的方式,得到事情的结果和他人的反应,成为新的生活经验,如此的循环往复。我们主要分析情感需求、核心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为这几个方面可以直接进行调节。 当事人…

    2024-11-11
  • 疑病症的心理分析与调节

    疑病症的全名是疑病性神经症,和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一样是神经症的一种,性格基础是疑病素质,过分的关注自身的身心感受,容易怀疑自己生病,并且因为对负面情绪感受和身体不适的过分关注而放大了这些不适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每当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有生理疾病,如心脏病、癌症,或担心自己会因心肌梗塞而猝死;每…

    2024-11-10
  • 心理调节之改变思维方式

    期待过高无法实现,对自己和现状不满,担忧未来,消极的解释、归因、评价过去和现在的事情,灾难性的推理和设想未来的可能性,感到难过、生气、担心和害怕,有了抑郁、焦虑和恐惧的躯体症状与思维、行为异常,回避风险和痛苦,控制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与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形成对立,陷入回避、控制和对抗的恶性循环,演绎悲剧人生。…

    2024-11-09
  • 强迫症心理分析与调节要点

    维持和加重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过于强烈的期待无法实现,过于急迫的需求无法满足;对自己或他人的失望、不满、怨恨和敌对,并且压抑在内心无法表达;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消极的解释、归因和评价,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做出灾难性推理和设想;回避风险和痛苦,试图控制自己、他人和环境,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对抗的行为做法。以上这…

    2024-11-01
  • 心理分析与调节的理论方法

    各类心理问题的心身反应过程: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现在的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以及核心信念和思维、行为方式,在具体的情境,产生相应的自动化思维,如解释、归因、评价、推理和联想,引发相应的情绪感受和身体反应,引发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做法,与自己内部或外部环境交互,如做事情、与人交往,获得自己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反馈,成为生活经…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