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
负面情绪和症状的心理调节
负面情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难过和生气,再一类是担心和害怕。难过和生气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伤害,或自我怀疑与否定。担心和害怕是预感到有危险,或正在遭受威胁。动物只有真实的遭遇变故,才会产生负面情绪和症状。而人可以单纯的通过想象,或者主观放大伤害与危险的程度,而产生脱离客观事实情境的,严重的负面情绪与症状。也就是…
-
害怕别人清嗓子的心理调节
有位朋友每当听到别人咳嗽,就会感到恐惧。还有位朋友觉得别人是在吐自己口水,为此感到屈辱和愤怒。又会觉得是别人看出了自己不正常,才讨厌和针对自己。这其实是陷入了自我封闭的臆想状态,把别人想的太坏,也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也就是说当事人这个时候所感知到的,并非事实真相,而是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自我催眠。就像上学的时候,我们被…
-
心理问题的自我分析与调节
心理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分析与调节,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归因,归因准确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才会有效。如果归因错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顽固。比如常见的焦虑、恐惧、抑郁和强迫等心理问题,很多患者归因为自己得了病,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吃药,甚至还有人想做手术。但据我观察,几乎没有吃药吃好的,更多是在维…
-
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心理调节
对未来感到焦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到了某些人生的关键时刻感到迷茫和不安,再一种是想到未来就没信心和焦虑。如果只是暂时焦虑,需要对自己要面对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做好分析、判断和计划,并且付诸行动做好准备和选择,这样就能缓解焦虑。但不要想着彻底消除焦虑,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焦虑无法被完全消除,再一个适当的焦虑也会让人更有…
-
灾难化思维的深度心理调节
心理障碍的背后往往有灾难化思维,比如想到可怕的事情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而感到焦虑和恐惧。再比如总是想到过去不好的事情和未来的灾难,而感到消极和悲观。再比如想到别人会或者正在伤害自己,而感到愤怒想攻击他人。灾难化思维会引发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引发心身症状,以及回避、控制、抗拒和敌对等消极行为。消极的思维和行为导致…
-
抑郁情绪的深度心理调节
抑郁是对当前的自己和现状不满意,而觉得自己很失败和未来没有希望,倾向于逃避现实和自我伤害,但其实抑郁者的处境也不见得有多差,甚至比一般人还要优越,主要是因为不符合心中的期待和标准,而感到不满、失望和痛苦,常规心理治疗的方式是安慰和鼓励,但这样做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甚至都不会有效果,还有就是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也…
-
焦虑和恐惧的深层心理调节
焦虑和恐惧起源于对解决问题的无力和迷茫,比如想要摆脱风险、痛苦和症状,却无能为力和越陷越深,怎么理解呢?比如有位朋友问怎样才能不空虚,也就是想摆脱空虚,其实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因为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负向的,只会恶性循环而越来越空虚,如果换个努力的方向就变得容易实现,那就是如何才能充实起来。 其中有个不太好理解…
-
强迫症害怕万一的心理调节
强迫症患者总是在担心万一会怎样,觉得一旦这个万一发生了就会万劫不复,所以千方百计的避免其发生,任何会导致其发生的只要能想到的因素,都要保证其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在追求绝对的完美。强迫症患者还会担心症状和痛苦本身,任何会导致出现症状和感到痛苦的因素,也都要避免和排除,这导致其对痛苦的耐受程度也越来越低。 其实对于普…
-
特定对象恐惧症的心理调节
恐惧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以及特定对象的恐惧症,比如害怕高处、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再比如害怕进食、上厕所、传染病,通常起因于某些创伤体验,或者其他恐惧情绪的转移或泛化。比如在某些情境里遭受过某些特定对象的伤害,再比如恐惧情绪与某些情境或对象建立了联系,又因为逃避恐惧情境或对象加深了恐惧。 有一些情境或对…
-
心理分析与调节的整体思路
人的心理活动简而言之由思维、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进一步细化就是,人的本能结合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现在的情感需求与观念,以及思维和行为习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产生相应的想法,并引发对应的情绪和态度,然后对事情做出应对,消极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通常会得到消极的反馈,成为生活经验,引发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位朋友,成…
-
失眠和睡不好的心理调节
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包括睡不着、睡不踏实和早醒。这是因为社会内卷严重,人们心理压力大和精神紧张,从本能上就不敢放松警惕。大多数自然界的动物只有浅睡眠,因为它们随时要应对危险的降临,而且它们也不需要深睡眠。但人类如果没有深睡眠,第二天就会有睡眠不足的诸多症状,影响自己的状态和发挥,不利于生存和发展。这就会导致人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