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
-
心理障碍的心理调节指南
焦虑情绪和以焦虑情绪为基础的学习或工作问题、人际关系或情感困扰、环境适应不良,及广泛性或急性焦虑、疑病、社交或特定对象恐惧、思维或行为强迫、抑郁、躯体症状、睡眠问题等心身症状的心理调节指南和案例分析。 下载《心理障碍的调节指南》 小程序用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下载 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是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比如…
-
心理调节之建立新生活经验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建立新的生活经验。 是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情感需求、核心信念、思维和行为习惯,要想真正的改变,需要建立新的生活经验和观念,养成新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基于对自我的觉察和认识,看到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看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行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意识的做出调整,重新看待一些事情,采取…
-
心理调节之调整态度和做法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调整态度和行为做法。 会维持和加重心理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做法有回避、控制、对抗、隔离和压抑,这些做法尽管能够暂时的逃避风险和痛苦,但会引发恶性循环,越回避就越挫败、自卑、焦虑和回避,越控制就越失控、对立、恐惧和控制…… 比较有效的生活姿态和行为做法是面对、尊重、理解、…
-
心理调节之放松与开阔身心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放松与开阔身心。 先说放松,放松没有标准,也没有固定的做法,就看个人喜欢什么,什么能为自己带来轻松和愉快的感觉,什么就是有效的放松。比如听音乐、看书、画画、唱歌、跳舞、聊天、玩游戏……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学会寻找快乐。 再说开阔身心。当人感到紧张的时候,身体会收缩、…
-
心理调节之认知觉察与重建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认知觉察与重建。 首先是自我觉察,觉察自动化思维,看清楚自己是在:如何解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并进行归因,如何评价自己、他人、事情和周围的生活、社会环境,如何推理和设想未来。觉察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依据即经验和观念是什么。比如小明见了别人会感到紧张和不自然,想法主要有: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
-
心理调节之疏导情感和情绪
心理分析与调节系列文章之疏导情感。 情感疏导就是充分的表达自己,被他人尊重、关注、看见、听见、听懂、理解和接纳。要表达就要有能够关注、倾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比如在古代,人们有了烦恼会去佛前祷告,被佛祖听见、理解和接纳,也会被原谅、支持和保佑,再比如在西方国家,人们有了困扰会去找牧师倾诉,在得到倾听与理解的之后…
-
失眠和睡不好的心理调节
睡眠问题包括失眠/睡不着、睡不好、多梦和早醒。 失眠是陷入了一个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睡不好、多梦和早醒是因为身心状态比较焦虑。对有睡眠问题的朋友而言,是与床建立了不良的条件反射,一上床就精神紧张,床就像战场,当事人和自己的睡眠做斗争,在这个斗争的过程里会越来越紧张和警觉,越来越睡不着和睡不好。当事人就像战场…
-
抑郁症的症状和心理调节
抑郁症主要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严重的还会有自毁倾向,抑郁状态的反应模式是:经常回忆过去的失败和痛苦,并且后悔和自责,对自己和生活现状评价消极,对未来有灾难性的推理和设想,消极、悲观、回避和退缩,更严重的等同于废人。 抑郁症的调节以药物为主,结合运动和心理调节。抑郁症的心理调节以改变认知和行为为主。认知调整首先是…
-
对声音敏感的心理调节方法
对声音敏感,通常是在睡觉的时候对环境噪音特别敏感,比如楼上的脚步声、关门声、水声、小孩的哭闹声和东西落地的声音等,导致睡不好甚至睡不着。通常是担心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社交、学习或工作,导致自己表现差甚至失败。这种担心会导致情绪紧张,人会变得警觉而更加亢奋,也就更难以入睡或睡不踏实。这就像战场上的士兵,敌人…
-
疑病症的心理分析与调节
疑病症的全名是疑病性神经症,和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一样是神经症的一种,性格基础是疑病素质,过分的关注自身的身心感受,容易怀疑自己生病,并且因为对负面情绪感受和身体不适的过分关注而放大了这些不适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每当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有生理疾病,如心脏病、癌症,或担心自己会因心肌梗塞而猝死;每…
-
焦虑症的症状和心理调节
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和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也叫惊恐障碍或惊恐发作,是负性思维和躯体症状的极速恶性循环,严重的会有失控感、窒息感或濒死感,但来的快去的也快,其他时间往往是在担心急性焦虑再次发作;广泛性焦虑是没有明确对象的各种担心和害怕,经常感到紧张、心慌,躯体症状主要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头晕脑胀、坐立不安、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