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自我分析与调节

得了心理疾病,可以先进行自我分析和调节。首先要知道的是,症状无法被直接消除,即便能通过某种方式控制和打压,也会掩盖真正的问题,并变得更加严重。因为症状背后是负面情绪,如担心、害怕、难过和生气。但也别想着直接消除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的背后是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比如觉得有危险,自然就会感到害怕、担心和逃避。再如觉得没有希望,自然就会难过和消极。只有改变想法和观念,情绪才能改善症状也才会减退。

心理疾病的自我分析与调节

具体的觉察和改变过程,首先明确自己的症状是什么。然后问一问自己,是什么情绪导致的。在担心或害怕什么,或者在为什么感到难过或生气?也就是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有了怎样的预感。更为重要的是,觉察自己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以及对于可能的风险和痛苦,是否在主观放大和灾难化设想。还要想一想或者问一问,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者面对这种可能性,是如何思考和应对的。是要让别人同化自己,而非自己去说服别人。

分析和调节的过程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当局者迷。通常当事人为了快速缓解内心的痛苦,会无意识的进行错误归因,甚至歪曲事实。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去看看别人是如何自我安慰和欺骗的。甚至其他人告诉他真相,他反而觉得是在骗他。大部分患者会归因成自己遭受了某种伤害,或者得了心理病病,而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因为自我怀疑和否定,会让很多患者感到痛苦并极力对抗。长痛不如短痛,改变就是推翻重建和浴火重生的过程。

有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把分析和建议写成文章发布。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或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5-11-24 14:25:52
下一篇 2024-11-15 13:05:12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