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能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并承认和愿意做出改变。有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当受害者,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或者认为自己不幸得了病,只想找方法消除病症,并不愿意从自身做出改变。就只会陷入越回避、控制和对抗,越严重的恶性循环。所以如果没有改变的意愿,也就不会有改变的过程和结果。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尽管痛苦使人想要改变,但想直接消除痛苦是在抗拒改变。真正需要做出改变的是,自己的消极心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改变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客观事实上自己没有太大的危险,或遭受多严重的伤害。普通人大都能面对和承受,自己也能认识到是自己反应过激。但如果坚定的认为自己就是面临很大的危机,或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那所有的道理和方法都毫无意义。如果能够承认和愿意改变自己过激的反应,那就可以继续解构反应的过程。比如当发生了什么,自己会想到什么,是怎样的心态,又是怎么做的。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作出改变。
每个人的情况和问题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这里就举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有一位朋友害怕别人吐口水,感觉被针对和羞辱。经过深入沟通之后发现,别人并没有吐他口水,只是在清嗓子咳嗽或吐痰,而且也并非是在针对他。他是把别人想的太坏,也把自己想的太重要。所以他问题的核心就是对别人的误解,这是长期回避他人和主观臆想所产生的症状。所以就需要通过接触和了解他人,化解这个误会,从而脱离内心虚妄的屈辱和恐惧感。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或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