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强迫症状的心理分析

形成和维持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和敏感;自我控制和对立,人际关系恶化;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11种强迫症状,来看一看强迫症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原理。

有一位初中生,期待考上重点高中,担心成绩变差,非常焦虑,总是在和周围的同学比,自卑或自负,朋友越来越少,在意别人的看法,精神紧张、敏感、多疑,注意力涣散,容易被周围的风吹草动吸引,无法安心学习。基本上在意和关注什么,就会想要控制什么,就会形成相应的强迫症状,强迫的程度和期望、不满、焦虑成正比。

十一种强迫症状的心理分析

  1. 口水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出现了吞咽口水的症状,刚开始没太在意,但慢慢的发现,在自己吞咽口水的时候就会感到难受,注意力无法集中,周围同学仿佛也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有了各种小动作,比如咳嗽、吐痰或跺脚,就感觉是自己吞咽口水影响了大家,想要控制自己不吞咽口水,但又控制不了,就形成了口水强迫症。
  2. 余光强迫症:因为精神敏感,容易被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和小动作吸引,眼睛忍不住的去看,总是这样影响心情和学习,于是就想控制自己的余光,刚开始还能控制得住,但时间长了,越控制越失控,就形成了余光强迫症。还有一种情况是,喜欢或讨厌一个人,总忍不住的想去看他/她,但又觉得不应该,就控制自己的余光。
  3. 声音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对周围的声音敏感,影响自己的心情、学习或工作,就想要消除自己对声音的敏感和关注,也会和声音形成敌对关系,越是回避、控制和抗拒,就越是敏感和在意,就形成了声音强迫症。
  4. 呼吸强迫症:因为紧张,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有时感觉不能呼吸,有时呼吸又很急促,于是就想控制自己的呼吸,陷入了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因为紧张和过度控制导致呼吸功能紊乱,就形成了呼吸强迫症。
  5. 回忆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无法专注,但很想取得好成绩,就开始担心自己没听清、没理解或没记住,担心出错,于是就反复回忆,回忆一遍不放心就再回忆一遍,越回忆越不放心,就形成了回忆强迫症。
  6. 阅读强迫症:因为想要学好习,但又因为精神紧张无法专注,就担心自己没看见、没理解或没记住,于是就反复翻看书页或阅读文字,看一了一遍不放心还要再看第二遍,越看越不放心,就形成了阅读强迫症。
  7. 洗手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且情感压抑,容易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大家似乎都不喜欢自己,也感觉有的同学在议论自己,非常孤独,容易胡思乱想,还会想到一些肮脏的画面,感觉控制不了自己,就好像受到了某种外力的侵害,似乎是细菌、病毒,于是就想摆脱,开始清洗,最多的就是洗手,就形成了洗手强迫症。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人际或亲密关系中,被人误解或欺凌,无法有效的表达、证明和保护自己,情感压抑并抗拒。
  8. 检查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内心不安,就担心忘记锁门、忘了关煤气、丢东西、发生火灾、记错账目……于是就反复检查和确认,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造成自己无法承受的后果,就形成了检查强迫症。
  9. 狂犬病强迫症:长期精神紧张、敏感和强迫之后,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知觉,有狗从自己身边经过,就感觉被狗咬了,担心得狂犬病,去医院注射疫苗,又担心交叉感染或疫苗过期之类的,就形成了狂犬病强迫症。
  10. 思维强迫症:因为总是担心出错,动辄得咎,做的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多,就总是在思维中反复思虑、求证和确认,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获得安全感,但因为脱离现实,思维层面的努力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现实问题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焦虑,更加的担心出错,就形成了思维强迫症。
  11. 迷信强迫症:因为始终得不到控制感,内心焦虑不安,便试图寻求依赖——他体或强者的保护与庇佑,也担心被神灵或更为强大的力量控制和侵害,于是就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而受到惩罚或发生灾难,比如担心自己的念头亵渎了神灵、回避数字4和13、担心写错或写不好字、回避负面信息等,就形成了迷信强迫症。

以上11种强迫症状通常单独存在,同一时期只会出现一种,这是因为人的脑容量无限但带宽有限,当一种信息通过的时候,其他信息都得等一等,一心难以二用。还有其他的一些强迫症状,和以上11种的原理类似。强迫症状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几乎每一个有强迫症的朋友都会觉得别人的症状不算什么,自己的强迫症状才是最难搞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强迫症,只不过在意的内容不一样,如果执着的事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比如学习或工作、建立和经营关系、搞科研……则会成就一个人。在细节上追求完美,背后是情感需求在驱动着,因为在现实中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证明与实现自己,才会着力于细节上的控制。而强迫症的起因通常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挫败。

以上这位同学,各种强迫症状的形成和维持因素,归纳起来就是: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和敏感;自我控制和对立,人际关系恶化;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对应的解决方向就是:降低自我期待,为自己放松减压;减少自我控制和对立,理解和接纳自己,打破恶性循环;改善外部关系,建立信任,获得人际支持,表达情感和满足需求。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QQ和微信 11570968

本站原创文章,作者于飞,欢迎转发,请务必在文章显著位置注明来源。本站的关键词之一并加超链接:心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或心理测试。请尊重原创,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36)
于飞的头像于飞心师
上一篇 2024-02-19 08:05:33
下一篇 2024-02-21 08:08:00

推荐内容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