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父母来咨询,自己的小孩不愿意去上学,一去学校就喊头疼,晚上还睡不着,甚至有的孩子还出现了学校恐惧症,想到学校就害怕,还有的出现了学习障碍,无法听课学习和做题。并且说不敢强迫孩子学习和上学,怕孩子会想不开。孩子整天在家里玩手机、看小说,也不出门,父母感到很焦虑但又无可奈何。
我们先要搞清楚原因是什么,最常见的原因有:孩子学习跟不上了,压力很大;孩子出现了厌学心理,不想学习了;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处理不好感到痛苦;受某些文学作品的影响出现了叛逆心理,不想和大家一样。这个就需要帮助孩子:跟上学习,喜欢上学习,处理好学校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减少叛逆学会合作。
最重要的是降低自我期待和要求,允许自己做的不够好,也允许自己不如别人。这个就涉及到核心观念,孩子的心里面可能就这样认为:人必须正确、成功和被他人喜欢,绝对不能犯错、失败和被人讨厌,否则自己就会很危险,甚至活不下去。这就需要引导孩子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会犯错、失败和被某些人不喜欢都很正常。
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孩子被惯坏了,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总是逃避,没有承受能力和担当。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有很多父母受某些教育理念的影响,觉得应该多理解、接纳和鼓励孩子,绝对不能指责和否定,更不能打骂,导致这些孩子缺乏敬畏之心,变得极难管教,根本不听父母的话,自己为所欲为。你和她讲道理她不听,强迫她就反抗,动不动就要死给你看。倒不是说接纳和鼓励不好,凡事都有个度,过度了都不合适。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否定和指责,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听话和好管,但往往内心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严重的还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焦虑、抑郁和强迫症。而且会在步入社会以后遇事退缩,总是迎合与讨好他人,不敢参与社会竞争,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正确的做法是:做对了进行鼓励和奖赏,比如表扬和物质奖励,主要看孩子喜欢什么,不能父母自己一厢情愿的给;做错了也是需要惩罚的,比如指责和减少零花钱,或者做一些能让孩子感到痛苦的事情。需要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有敬畏之心,不然到了叛逆期根本管不了,随便找个理由就不听话、不去上学,你是一点辙都没有。
还有就是,如果孩子在家里玩手机、看小说,逃避的不亦乐乎,为什么要去学校受苦?除非在家里呆着不舒服了才会想出去。比如不让她在家里玩,在家里也只能看书学习,久而久之她就想出门和去学校了,因为在学校里还能找到一些快乐。还有就是要帮助孩子解决在学校里的各种痛苦,获得更多的快乐。
就有一些父母带孩子来心理咨询,但孩子就是因为不想上学而不配合,而且孩子已经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对于父母找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接受,再或者假装先配合再随便找个理由结束咨询。哪怕咨询师再有爱心和耐心她也不和你深入聊,你有百般本事也用不上。这种情况就需要先和父母谈,采用什么方法开导或管教孩子,让孩子先去上学,然后再帮助解决孩子在学校里的具体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的心理咨询,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QQ和微信:1157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