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也就是关系问题—和自己或他人的关系。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是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如果在过去的关系经验中,更多的是忽视、拒绝、否定、贬低、嘲笑或疏远,就很难相信自己和他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被他人喜欢,也不相信他人会喜欢自己,还会担心自己无力自保和被他人伤害,也就会形成消极的信念和思维模式,以及回避、控制的行为习惯,引发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等负面情绪和症状。如果在过去的关系经验中,更多的是关注、理解、接纳、肯定、欣赏与喜爱,也就更愿意相信自己或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被人喜欢,也相信他人会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自我保护和别人不会伤害自己。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问,别人就一定会喜欢自己并且不会伤害自己吗?我就是因为以前太相信别人,才会变成今天这样。这涉及到社会环境和社交技巧的问题,从古到今都存在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个体,我们首先要学会鉴别和筛选关系对象,要确认对方有最基本的做人底线,愿意与人为善,也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侵害他人的利益,并且还要懂得合作、分享与感恩,这就要有一个长期认识和了解的过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选择了合适的关系对象后,就要与之建立和维持关系,首先要认识和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需求与厌恶,满足对方的需求,少做会让对方感到厌恶的事情,以上这些是付出,也需要主动、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厌恶,让对方认识和了解自己,懂得合作、分享与感恩的个体,也会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避免做让自己感到厌恶的事情,这样关系就可以长久的维持下去,就会慢慢的产生信任、亲密和安全感。
有心理问题的朋友,在生活中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稳定的关系,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而心理咨询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通过外部关系新的经验来改变当事人的内部关系,进而改变当事人的外部关系。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即便是生理疾病的治疗,如果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疗效也会更好。
通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持续的关注、倾听、理解、接纳、肯定与欣赏,为当事人建立新的关系经验,取代原有的痛苦经验,进而改变当事人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引导当事人表达自己。当事人在被积极关注、倾听、理解、接纳、肯定和欣赏的同时,也在学会这些可以建立与维持信任关系的方法。还会就生活中的具体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问题的存在原理和成因,学会鉴别和筛选关系对象,建立与维持信任关系。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QQ和微信:1157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