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负面情绪和症状,都是觉察和改变自己的机会。当有了负面情绪和症状,首先是看见并允许,看看是什么事情引发了这个负面情绪,自己是怎么看待那个事情的?为什么要这样想?依据的是什么经验或观念?然后再看看情绪背后反映了自己怎样的需求?自己当前满足需求的方式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表达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负面情绪和症状是无法被真正直接消除的,只会压抑到内心积攒出更大问题。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心浮气躁,只想快速消除问题,而看不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得不到真正的解决。问题积攒的多了久了之后就会爆发心理疾病,也是想着怎样快速控制和消除疾病,陷入越控制越失控、越对抗越严重的恶性循环,越严重越痛苦就越急于摆脱。
大部分找到我的人都是症状爆发的状态,因为问题还不大的时候他们不会寻求帮助,一个是不相信别人再一个是舍不得花钱。他们找我的目的就是想快速消除症状和摆脱痛苦。其实这个时候首先要学会的是什么也不做,停止恶性循环,然后再去看清症状背后的情绪和需求,进而寻求情绪的有效表达和需求的真正满足,症状才会减退。
比如有一位朋友,渴望成功害怕失败,渴望健康害怕生病,渴望别人的认可和重视,害怕被忽视和否定。内心焦虑、恐惧和抑郁,出现了胸闷气短、头晕脑胀、心悸心慌、肠胃功能紊乱,睡眠困难和注意力涣散等心身症状,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疑病症和强迫症,严重影响了社交、学习或工作,就一直寻找方法或药物想消除这些症状。
起初症状还能被控制,但随着越回避越焦虑的恶性循环,症状也渐渐失去控制,失控感产生了更大的焦虑,而使症状更加严重,又陷入了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他需要先允许和接受症状的存在,停止恶性循环,看到症状背后的担心、害怕和不满,然后看到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是渴望成功、健康和被人重视,然后寻求真正的满足。
随着需求的逐步满足,负面情绪和症状自然就会减退。想要满足需求,需要先把自己的期望和目标降低的实际一些,然后制定计划并付出行动,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和获得满足。这里面最大的阻碍是期待和目标过于宏大与不切实际,再就是缺乏耐心和急于求成,这样很容易挫败,就会进一步丧失信心和加重负面情绪,而使症状加重。
如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和复杂,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建议参加:心理障碍康复辅导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