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 各类心理和情感问题的分析与调节 更多心理学专题 >

  • 为何伤害自己最深的是家人

    很多人的心理阴影和创伤来自于家人。这最早可以追溯到胎儿和婴幼儿时期,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和出生后的几个月,尽管没有意识和思维,但却能够感受到抚养人的情绪和态度,并形成感觉记忆。刚出生的小婴儿,无法独自生存,也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如果抚养人能够准确理解婴儿的哭闹,并及时和乐意为婴儿提供满足,…

    2024-04-30
  • 强迫症状背后的不安全感

    强迫症状的背后是担忧和焦虑,是担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失去自己看重的,比如担心犯错、失败、生病和痛苦,担心自己在意和看重的人因此而忽视、拒绝、否定、看不起、讨厌和嫌弃自己,而感到焦虑和恐惧,而开始苛求完美、控制和自我强迫。各类思维和行为强迫症状的潜意识目的,就是想通过控制一个具体和细微的点,使之完美无缺,完全的…

    2024-04-29
  • 人生价值观的混乱与冲突

    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稳定,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这就导致个人犹豫不决和内心痛苦,阻碍未来发展。而如果我们的方向感清晰、内心坚定,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努力,是很容易取得成就的。 比如一个小孩,跟着妈妈的时候,就会觉得奶奶是不好的,跟着奶奶的时候,就会觉得妈妈是不好的,内心矛盾和爱恨纠结,长大了…

    2024-04-28
  • 学生得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容易得强迫症的年龄阶段。初中开始进入青春期,有生理方面的变化,自我意识也开始形成;高中面临高考,学习和竞争压力大;大学是离开家和融入社会的前奏;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对未来感到迷茫。 这些重要时期都会引发心理的动荡,如果自我不够完整和坚定,也得不到重要他人(如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还经常被重要他人…

    2024-04-26
  • 心理问题的自我分析与调节

    当我们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如担心、害怕、难过或生气,和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身症状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分析与调节,这里就把基本的过程和操作方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最直观的是情绪感受和心身症状,负面情绪如担心或焦虑、害怕或恐惧、难过或悲伤、生气或愤怒,躯体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慌心悸…

    2024-04-25
  • 因无力而愤怒,愤怒转力量

    因为他人的质疑、否定和侵害,或者自己的过错与失败,诱发过去的心理创伤和阴影,而感到恐惧、怨恨、愧疚和焦虑,引发自我的怀疑、否定和无力感,而爆发出愤怒的力量。这股力量会变成攻击性和破坏力,比如摔东西,或者骂人、打人,再或者指责、攻击自己。也可以引导和转化为创造的力量,攻克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 当愤怒产生的时候并不是…

    2024-04-24
  • 为何对消极负面内容更敏感

    这可以从心理问题和社会现象两个方面说起。 心理问题:如果要回避风险和痛苦,就得先关注和识别风险与痛苦,这就像是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在找问题,并且不太相信积极和正面的内容。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对风险和痛苦非常敏感,自动忽视和否认积极与正面的内容,关注和放大风险与痛苦,更加的焦虑和痛苦,对风险和痛苦更加敏感。 …

    2024-04-23
  • 过度自我中心和自我优越感

    主要是一些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和全家人关注的焦点,所以往往比较自我中心和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步入社会以后,特别是与同龄人之间,每个人都比较自我中心,在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重视后,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而感到自卑和痛苦,并与身边的人形成对立关系,变成情感的孤岛。被过度照顾和保护的孩子,自我边界感建立不起来,总是觉得…

    2024-04-21
  • 焦虑恐惧抑郁的背后是欲望

    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与症状的背后是欲望,比如非常担心失败就是特别想要成功,非常担心生病就是特别想要健康,非常担心被他人看不起和讨厌,就是特别想要被他人认可和喜欢。再比如对自己非常不满,就是因为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感觉失败和痛苦。当事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想要的非常简单,比如想要考上好的大学、升职、身体健康和被大家…

    2024-04-20
  • 允许了不开心才会真正开心

    很多人认为,只要没有不开心就会开心,所以在出现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的时候,极力排斥,然后假装很坚强和很开心。但就是会在某些时候,浮现出一些负面情绪和身心症状,当事人就会以为自己病了,去查资料或看医生,被判断为得了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或强迫症。实际上这些都是对真实情绪和自己的否定、隔离与压抑。 有时候我在一些患者群…

    2024-04-19
  • 当事人需要的是理解和肯定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当事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和怎么做,只是不敢确定,或者在情感上还做不到,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和肯定。当事人刚开始会觉得寻求心理咨询就是要获得咨询师的分析和建议,甚至有的心理咨询师也会这样认为,于是就不停的解答问题,给当事人做分析和讲道理,试图教会他们怎么做。 但慢慢的当事人就会产生…

    2024-04-18
点击查看更多